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只招处女座炒作还是无知?
//www.workercn.cn2016-01-19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更多

  ●析因

  折射企业思维

  不难想见,这样凭感觉操作,不但可能粗暴地将大多数与岗位需求匹配度高的人才拒之门外,对那些恰巧符合条件的人来说,也会心生疑窦——作为一家金融风控公司,要做好风险防控,本应凭借专业敏锐的眼光、基于对大量数据资料的严谨分析,从而作出科学判断和预测。不料,补充新鲜血液,活还没干,先迷信起与人的个性、能力、品质之间均没有必然联系的星座来,实在让人一头雾水。争议之下,难免引发人们对这家公司经营水平、能力的质疑。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无厘头的背后,实质是人治思维作怪。放眼现实,在市场经济尚不成熟规范的背景之下,一些善于投机或凭借一两次偶然机遇成就的暴富“企业家”(尤其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创始人),从根本上说,素质并不过关。譬如,一些企业主在用人上,任人唯亲、厚此薄彼、随意性强等可谓司空见惯,而这也给企业后续发展人为制造了障碍,此番风控公司“只招处女座”即是极端案例之一。

  企业招聘及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血库”和“加油站”,在关键岗位和核心部门人员的选择任用上,一招不慎可能满盘皆输,而当这个重要部门都沦为“唯星座是举”之际,于企业形象、未来发展都带来严重隐患,甚至人为限制企业发展的高度,后来者、围观者不妨引以为戒、三思后行。

  陈科峰

  ●延伸

  涉嫌就业歧视

  青岛的这家金融风控公司对于处女座的情有独钟,其根据听说还不是捕风捉影。他们人力资源负责人在历年的统计和核算里,发现处女座的员工是把风险控制得最好的。而这个非典型的结论,最终成为他们应聘新员工的一道门槛。

  星相学是西方舶来的一门占卜方术,在中国也拥有不少拥趸。不过,就算是星相学发源地的欧美国家,对于所谓的十二星座也大都定义在爱好的层面上,而一些狂热追求者也往往和主流社会格格不入。星座学还是浅尝辄止为好,要是当真,则可能过犹不及。

  而青岛这家公司“只招处女座”的招聘口号,也算中毒颇深。它合乎情理与否,还不是见仁见智那么简单。从表面上看,依照我国现行的《公司法》,老板是企业的主人,可以决定企业的行为,只要没有触犯相关法律和道德准则,没有必要加以指责的。但细细想来,用人单位在岗位招聘的时候,设置和专业、技术无关的奇葩条件,并以此为甄别人选的前提,这在法律层面上恐怕有涉嫌就业歧视的嫌疑。

  当下,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健康歧视屡见报端。在法律逐渐完善的前提下,各种歧视也渐渐地弱势起来。但包括置喙女性生育权、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等现象还是会偶尔抬头。当法律和公众正在努力地扭转就业歧视的人为走偏之外,也别轻视掉“只招处女座”的冷不丁冒出。毕竟,在外人听起来像个笑话,但在应聘者看来,则是公平公正的就业权利被突兀地错乱开来。

  再仔细想来,“只招处女座”这句话,仿佛和以前光怪陆离的萝卜招聘是异曲同工:身高精确到1.63米以上、要会打乒乓球……这些刷人的借口一旦被强行抬出,就很容易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情况。为杜绝萝卜招聘,有关部门出台过“不得设置与岗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和歧视性条件要求”的规定。而这一条对于“只招处女座”的那家公司来说,同样适用。

  谢伟锋

  ●三言两语

  招什么样的职工,是人家企业的自由。只是抱着这种思路的企业,注定走不太远。

  ——王伟宏

  愚蠢的任性,对企业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马军

  不是歧视,是无知。

  ——梁君同

  领导者偏好如此,只能说是奇葩,但谈不上歧视,不必上纲上线。

  ——胡炜

  “只招处女座”不奇怪,奇怪的是人家这么干,还是公司开办15年来的“经验之谈”,这就有点儿匪夷所思了。

  ——岳小明

  企业形象不佳!

  ——赵玉昆

  这样招聘也能招来人才,因为找工作的人很多,即使局限于处女座,也许也足够选择。问题是,有这样的领导,就算真招来人才,能领着大家前进多远?

  ——何俊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