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没有“号贩子”看病就不再难吗?
惠铭生
//www.workercn.cn2016-01-28来源: 济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一段“女子怒斥黄牛”的视频疯传网络:一名女子怒斥黄牛将300元挂号费炒到4500元,而自己从外地赶来排了一天队没有挂到号。对此,涉事医院广安门中医院表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我们医院有号贩子”,北京市卫计委也已介入调查,明确表示对“号贩子”现象零容忍。(1月26日中国新闻网)

  没有“号贩子”,看病就不再难吗?

  “号贩子”是可恨的!对有可能与之沆瀣一气、利益共享的医护人员和保安,也理应实行“零容忍”。但问题是,在“有病去协和”的心理驱动下,各地的三甲医院哪个不是人满为患,一号难求?“号贩子”的存在,只是破坏了公平原则,助推看病贵,但与“看病难”关系不大。

  举例说吧,一个医院的专家号只有200个,但求号的患者每天却有1000多名,不管是照规矩排队,还是“号贩子”叫卖号,结果总会有800名患者无法就诊。至于说是张三拿到号,还是王五拿到号,那仅是事关个体的次序问题,就整体而言,看病难的问题依然无解。

  卫计部门对医院贩号行为“零容忍”,值得点赞。但患者也得扪心自问:自己身体有恙,难道非得去北京不成?

  有数据表明,我国就医者80%集中在大医院,仅有20%在基层医院。当大医院人满为患、公众普遍抱怨“看病难”时,岂不知,有很多的医院,尤其是一些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几乎门可罗雀。一份协和医院统计的数据显示,每天门诊量的近一半,是理论上可以在县级医院、社区医院解决的“小病”。

  有位省级医院的科室主任曾对我说,像感冒、发烧、腹泻等病症,到社区医院看病,和到大医院看病没有区别,像有些普通病症,到大医院看病,和到中小医院看病区别不大;即便在同一家医院,找专家诊断和普通医生诊断,区别也不大。因为现在的医生都是科班出身,诊断普通病情,水平差不多。除非病人患有疑难病症。

  据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有些患者不管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去凑人满为患的热闹,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优质医疗资源供需的不平衡。譬如那位怒斥“号贩子”的外地女子,她为母亲挂的是脾胃病科专家号,诊疗肠胃方面的疾病,在地方医院,特别是县、市和省级医院也有可能得到很好的诊疗,不一定非得千里迢迢跑到北京的医院就诊。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目的在于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即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为此,这需要逐渐均衡医疗资源,需要完善制度设计,让就诊的病患者有序流动。但公众也要转变就医观念,有病应该先选择基层医院就诊,而非直奔大医院。

  啥样的医院是“最佳医院”?在更多时候,一年一度所谓的“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对社会其实是一个误导。每一个人心目中的“最佳医院”,其实就是居家附近那些看病方便、能看好病的医院。协和再好,与相隔几百公里、数千公里的“我”无关。

  小病下到基层医院诊治,大病向大医院汇集,如此公众看病或许就会不再难。届时,去大医院就诊的病人不再人满为患,“号贩子”自然也就因为没有了市场而销声匿迹。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