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自去年6月份南京出台社区公章用章清单,列出了9项予以准入用章事项和7项不予准入事项后,记者探访得知,实施一周年后,到社区来开“奇葩”证明的少了大半。不过,社区主任们依旧“吐槽”,来开奇奇怪怪证明的还是有不少,比如证明“我是我爸妈的独生子女”、证明“我是自己在家摔倒的”、证明“我思想政治‘根正苗红”……(6月12日现代快报)
近年来,政府部门不断推动简政放权,而且简政的同时也是“减证”的过程。李克强总理也曾在中央相关会议上指出,各级相关部门要本着一切方便群众出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办理各类证明材料的无谓奔波。各职能部门也纷纷表示,减少相关证明材料的出具。但时隔一年之后,来开奇奇怪怪证明的还是有不少,“奇葩证明”仍然以一种“傲娇”的姿态存在。对于旁人来说,这是他们博人一笑的谈资,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就是痛苦和煎熬了。
事实上,社区、街道在开具一些证明时也很为难,比如证明“我妈是我妈”、证明夫妻关系、证明独生子女等,尤其是既不在准入范围,又不在不予准入范围的用章要求,这个章盖还是不盖,让他们伤透了脑筋。证明如果不开,居民办不成事,有时不免受埋怨。可是如果开,有些情况无法掌握和了解,谁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这也进一步加剧了群众的办证难度。
那么“奇葩证明”为何频频出现?一方面,目前不少部门办事程序仍然繁琐,不同地区、单位间协调性不足,让办事陷入程序困局。相关部门应简化流程,多进行信息联通,让大家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钱。另一方面,各种“奇葩证明”的出现,也暴露出办事部门的服务意识、担当意识不足。相关部门因为害怕担责就把难题抛给群众,这也常常造成办事人员重复跑腿。诚然,工作人员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矛盾,更多规定、更严格的程序是有必要的,但人为设置办事障碍、索要“奇葩证明”等情况则应杜绝。
从根本上来说,奇葩证明的存在还是各地、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造成的,这也是“奇葩证明”能够“傲娇”存在最本质的因素。因此,仅是通过简政放权,从“减证”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政府部门要整合各部门的数据,做好各部门间的信息联动,在“互联网+”时代,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不同部门间的内部信息共享,同时谨慎处理可能由此产生的信息安全等问题,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这样,“奇葩证明”才能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
韩 睿:公司奇葩规定也是权力暴力 2014-12-18 |
看台声音:逝者已矣 来者可追 2015-01-10 |
看台声音:对于逝者最好的纪念 2015-01-10 |
逝者已矣 来者可追 2015-01-10 |
皮海洲:控股股东投票表决务必坚守“诚信”... 2015-09-23 |
屈金轶:遏制景区会议尚需监管发力 2015-12-07 |
赵 晖:从IP“热”反思原创力的衰竭与重建 2015-12-14 |
等待观望不止,“奇葩证明”难休 2016-04-01 |
“奇葩倡议书”折射“控烟的悖论” 2016-04-29 |
像反家暴一样保护老年人权益 2016-05-2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