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这一做法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为什么在走红后,监管力量马上就介入了?监管部门的做法是否过于粗暴?更应该管的难道不是毒大米、毒牛奶?
面对质疑,首先必须厘清的问题是,老伯的葱油饼店经营30多年来,为什么一直没有办理相关的证照?对于这样一个受到周边居民欢迎,门口经常排着长队的葱油饼店,当地监管部门不可能一直无视它的存在。那么,究竟是老伯不愿意办证,还是不具备办证的条件,抑或当地工商部门不给其办理?其次,葱油饼承载着许多人对老上海美食的记忆,但它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卫生的标准?如果不符合相关标准,那么便可能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伤害。弄清楚这些基本事实,是讨论监管部门的做法是否合理的基础,否则便将有失客观和公允。
如何处理无证无照经营的网红葱油饼店,确实是对当地监管部门的一个考验。如何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能够得到民众的情感认可,必然要面对情与法的冲突。
城市特色的美食小吃是承载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随着城市商业化的发展,很多传统特色小吃面临生存危机。如果坚持传统工艺,便很难做到大规模生产,从而租不起租金越来越高的店铺,只能以流动摊贩或者蜗居在居民楼内等方式生存。而改变工艺,实现商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又将使其失去原有的味道和气质。
阿大老伯的葱油饼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坚持传统生产工艺,坚持慢工出细活,为了保证葱油饼的口味和品质,甚至拒绝了企业的收购。这种专注的态度和坚守的精神难能可贵。在很多人看来,对待葱油饼店的态度,也体现了执法部门对老伯坚守传统的精神以及城市传统美食的态度。
但是,葱油饼店走红之后,更多目光投射于此,无证经营实在说不过去,执法部门必定承担着更大的压力。为维护经营秩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而进行的整治行动,于法于理都有依据。法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受到民众的喜爱,还是被BBC报道,只要是存在“违法经营”行为,都应该一视同仁。对于葱油饼店来说,红了之后,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民众的喜爱和BBC的报道,都不应该是违法经营的“护身符”。
虽然这道题不好答,但却并不是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执法部门完全可以在遵守法律法规、照顾民众情感、传承城市美食之间,给出内容丰富多彩的答案。就算老伯的经营没有合法的手续,存在安全卫生隐患,执法并不一定非得是冷冰冰的。可以其他引入力量帮助老伯改善经营环境,取得合法手续,实现规范化的经营,让老伯能够继续他的营生,市民依旧吃到好吃的葱油饼,老上海的味道在城市留存。
值得欣慰的是,黄浦区监管部门已经将阿大老伯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监管信息提供给了阿大葱油饼所在的街道,建议街道从扶贫帮困的角度,帮助阿大葱油饼在附近寻找租金合适,可以办理证照合法经营的场所。这样的结果无疑体现了监管部门执法的温度和善意,对于如何保护类似阿大老伯这样的传统工艺的坚守者,也提供了有益的参照和借鉴。
本就是你的微信“屏蔽”不必负疚 2014-02-14 |
看待“民科”当少些猎奇心态 2016-02-24 |
燕山快笔 2016-04-12 |
质疑与回应是科学工作的常态 2016-08-02 |
《最二情书》:悼念80后文学青年的那个美... 2016-08-08 |
“最破火车站”爆红是城市不退场的念旧 2016-08-10 |
“老火车站”缘何成网红 2016-08-12 |
“洪荒少女”折射大国心态 2016-08-11 |
为何你不懂陆客的心 2016-09-08 |
谁当为网红女壁画师没有资质负责 2016-09-2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