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空气采样器本是实时监测空气质量的,作为国家直管的长安区监测站,不经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然而,西安市环保局长安分局主要官员出于自身政绩考量,偷配钥匙并记住密码,用棉纱堵塞采样器,致使数据异常,引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注意。警方立案调查后,目前涉案人员已羁押在看守所。(10月25日《华商报》)
本来空气采样器暴露在空中,探头通过吸入自然的空气进行监测,用棉纱堵塞采样器,好比给采样器戴上了“口罩”,说白一点,就是对采集的空气进行了过滤。
在国家严厉打击环保数据造假的当下,让人没想到的是,不仅有企业胆大包天在监控设施及数据上“做手脚”,身负监管之责的地方环保部门,为了政绩好看也以身试法,而且造假的伎俩,都完全高明不到哪去,甚至是“简单粗暴”。前不久,环保部才揭露,一家污染企业为了数据过关,把环境自动监测仪的探头放在矿泉水瓶里,得出了一张“漂亮”的污染物处理记录表,而长安监测站用棉纱堵塞采样器,可谓是一样的掩耳盗铃。
新环保法已将监测数据造假问题,从行政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可依然有些企业和地方政府部门铤而走险。污染企业敢于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低,同时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能够瞒天过海。而比企业造假更加不能容忍的,无疑是地方环保部门为了考核结果好看,变相搞地方保护、进行所谓的温柔执法,对企业造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监守自盗,公然自己造假。长安监测站或许是一个极端个案,但在一些地方,公众对环境的实际感受与环保数据总是相距甚远,这背后正暴露了环保数据失真,与少数地方监管不严紧密相关。
比雾霾更可怕的是执法不严,甚至纵容环保数据造假。此次数据造假事件得以曝光,得益于国家近年来加大对数据造假的打击力度,每年对各地环保部门开展飞行检查、交叉检查等,此次就是在“飞检”中查出来的。
事实上,要彻底遏制地方环保部门数据造假,以及保护造假,不仅要从技术上加强数据抽检核对,予以防范,同时要用更严厉的问责手段,对数据造假者、失职渎职者予以重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震慑弄虚作假行为。
声 音
网友“毛建国”:在空气质量监测上,一直存在两种来源,一种是官方的,一种是民间的;一种是客观数字,一种是主观感受。这里,并不是一概否认官方统计的作用,但鉴于“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真实存在,鉴于统计弄虚作假的客观事实,有必要正视社会监督的作用。具体言之,官方应该把民间监测数据纳入统计视野,更加注重民众的主观感受。一旦发现官方和民间,客观数字和主观感受有严重偏差,就应该启动调查,及时纠编。
网友“戴先任”:要知道,官员空气质量数据造假会加重“双重污染”,一则是环境污染,一则是“官场污染”,后者甚至更甚于前者。此外,环保部门尤须谨记,驱散雾霾不可能通过掩耳盗铃的方式达到,环境治理只有实打实,不玩花招,才可能换来蓝天绿水,才对得起自己这份工作,对得起公众,对得起全社会。
雅 婉:破环评乱象 须切除三个毒瘤 2014-06-30 |
郭文婧:与“加密环评报告”较真到底 2014-11-24 |
谢新源:取消“红顶中介”能否消除环评乱象 2015-03-20 |
环评法究竟该怎么改 2015-03-20 |
“绿色保险”:缘何“剃头挑子一头热” 2015-12-30 |
“绿色保险”:缘何“剃头挑子一头热” 2015-12-30 |
“绿色保险”:缘何“剃头挑子一头热” 2015-12-30 |
中学建在“毒土地”,所有环节均失守 2016-04-18 |
常州校园污染,环评自信从何而来 2016-04-19 |
环评不能走过场 2016-04-2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