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职工园地-正文
班组现场:钳工打“飞的”抢“档期”
//www.workercn.cn2014-09-20 07:26:0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以前都说“紧车工,慢钳工”,这儿的钳工干活可是争分夺秒

【班组现场】打“飞的”

 

  “我先前也认为钳工师傅最舒服,拎着电脑,坐飞机,天南地北,免费旅游!配合他们吊装了一次大件,累得我拿筷子的力气都没有了!”9月2日,安徽电建一公司起重工小李和同伴们在议论哪个工种最辛苦。

  钳工班班长陈斌说,出差坐飞机是为了赶时间。项目之间相距太远,而档期都紧挨着,分秒必争啊!

  以前钳工师傅的工作正如顺口溜说的那样:紧车工,慢钳工。他们也经常出差,基本都是坐火车,很少加班加点,大家不太累,也没什么压力。八年前,企业购入液压提升装置后,钳工的工作量骤增,进入“飞行模式”。这源于提升装置的特殊性,操作、维护只有钳工才能完成。

  提升装置属特种设备,既精密又娇气,运输途中轻微的颠簸,或某个附件维护不到位,轻则设备“罢工”,重则引起故障。

  鉴于这种情况,每次大件吊装作业时钳工都要在现场保驾护航。过了一个多月,企业干脆把这套设备交给钳工班“全权打理”。从安装调试到保管维护,都由钳工师傅来完成。

  从下飞机抵达施工现场那一刻,钳工24小时连轴转。先在地面把提升装置检查一遍,加注工作油,通电测试确认结束,把泵站、油顶吊到100多米的炉架上,测试水平面,电焊固定,防止使用中移位。接通电源,接线,试机,再穿107根钢绞线,在吊车配合下,将钢绞线从地面拖到炉架顶部。2人一组,互相配合,像穿绣花针一样,穿在油顶四周的“针眼”里。钢绞线弹性大,一人拖拽着,喊号子,一起用力,用巧劲才能穿成功。

  炉架是露天的,夏天烈日暴晒,钢架上滚烫,他们要穿加厚的劳保鞋、戴棉手套,防止烫伤手脚。冬天,100多米高的炉架上寒风凛冽,为了作业时身体灵活,钳工脱下棉袄,穿薄工作服,即使这样,汗水仍然浸透衣服。一年四季,他们工作服后背上都有白色的“盐渍”。

  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进入吊装阶段,钳工的“激战”也就开始了。几百吨重的定子要越过20多层钢梁、平台,避开重重障碍,从地面吊到厂房里必须四平八稳。起吊时间精确到秒,且一气呵成,总耗时三天三夜。这期间,他们在吊装现场寸步不离,4人一组车轮战,困了就到旁边的工具房睡一会。

  吊装结束后,他们迅速解体提升装置。装箱打包后匆匆赶往机场,飞往另一个工程项目,开始另一个吊装作业的准备工作。

  公司在建工程70多个,每个项目至少有三样大件需要他们去完成,他们就这样打“飞的”来回穿梭。(夏忠)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