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方 言:不必同情国企老总的“三无”哀怨
//www.workercn.cn2014-05-21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免职调查。财经作家吴晓波近日撰文《宋林的悲剧》,“哀一代为国服务的商业精英群体”。笔者无意对文章观点进行辩驳,只是对文中提及的国企老总“三无情绪”弥漫颇为关注。

  文章说,一位央企领导人曾自嘲是“三无人士”——无存在感,无论企业管理得多优秀,都得不到民众和社会的认可与尊重;无兑现感,无论经营业绩有多出色,都与自己的收入不匹配,与同资本等级的民营企业家相比更是判若云泥;无安全感,随便任何人都可以“实名举报”,坐车、吃饭、旅行、收受礼物、与异性合影,凡此等等都可能被“一票击杀”。这番虽略显矫情但袒露真情的话,算是说出了当下很多国企老总的心声。

  既然说者有意,我们听者也得有心。这种哀怨透露出一种酒足饭饱之后的“居高临下”感。殊不知人家民企老板的日子是何等的艰辛。民企,多哪一个不多,少哪一个不少;其兑现感是与其生存、生活休戚相关的,纵然血本无归也不会有人兜底;其安全感更是虚无缥缈,俞敏洪遇劫、宗庆后被砍折射民企老总安全困境。拿民企与国企比,无异于光看见人吃肉,没看见人挨打。如果真要这些国企老总到民企去,他们愿意吗?他们干得了、干得好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很多国企老总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压根就没经历过风雨,民企老板却是在市场的风浪中摸爬滚打起来的。垄断性国企的盈利能力靠的不是老总的管理能力。竞争性国企老总的管理能力固然左右企业的效益,但与民企比不是决定性因素。脱掉国有的外衣,国企老总还能在商场纵横捭阖吗?

  至于国企老总哀叹得不到民众和社会的认可,那先得检讨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有的国企用一纸霸王条款绑架消费者,有的国企为了一己之利破坏环境,有的国企盈利了自己分、亏损了向国家要补贴,如此种种,还指望社会认可,岂不是低估了民众的智商。人们对国企只有天然的崇拜没有天然的偏见。干得好的国企老总必然得到社会的尊重,海尔张瑞敏的收入没有华为任正非高,但两者声誉不相伯仲。

  人们对自己境遇或待遇不公平的抱怨总喜欢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要比也行,比收入之时还得比付出、比风险。近日,作为央企的保利地产广东公司董事长余英在微博“吐槽”:“万科董事长、总经理的年薪大约是1500万元,保利地产大约200万不到300万元……不比了,伤心了。”这让普通百姓情何以堪啊!

  “三无”哀怨,其实质的诉求,无非是要安全地享受名利。天下哪有这等好事。那些被举报的老总,开豪车、喝好酒、玩“小三”、收巨礼,肆意挥霍公款,还曾妄想人民不监督?若不是屡屡的实名举报,宋林也许还在风光。宋林的悲剧是其个人的悲剧,国企老总的“三无”哀怨纯属自作多情,我们大可不必同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