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消费者也好,投资者也好,都喜欢实在的公司。在股市投资中,公司的透明度、经营者的诚信水平同样是机构投资者调研与决策时的考量重点。如果公司想要吸引长期机构投资者,实在点好
一般来说,登珠峰是新闻,但坐直升机登珠峰只能算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不过,假如这个坐直升机登珠峰的人是一家户外装备公司的老板,假如她还隐瞒了坐直升机的过程,只说自己和自己掌上的品牌登上了珠峰,假如她的这家公司还是上市公司,公司股价在她飞上山巅的过程中也忽而云端忽而沟底,这场旅行就有点过分了。
喜欢登山的人,往往醉心于登顶后“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做企业的人也一样,都想把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强”,做进世界500强;做不进世界500强,也要做进中国500强;做不进中国500强,也要做成“省级知名品牌”。
按照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在心理上,企业家往往是不太“正常”的人,他们偏躁动、喜欢冒险、喜欢投机、面对竞争会迎头出击。他们的这种特性会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甚至脱胎换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曾经举杰克·韦尔奇的例子来说明企业家的特性。这位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CEO曾经在5年内把通用电气的雇员人数从411000人减至299000人,对于这10多万被他裁掉的雇员,他并没有因此感到愧疚。
韦尔奇能够心安理得地做这样的事情,希勒认为是他的企业家精神在支持他,韦尔奇的企业家心理特征让其觉得做这样的事情天经地义。这样的精神力量用到好处,会出现韦尔奇和通用电气,用到坏处,会出现安然和庞氏骗局。
对于如何遏制企业家的精神力量方向跑偏了,希勒先生强调了市场经济中另外一个主体——第三方会计师,他认为这群重“事实和细节”、具备“批评和怀疑的态度”、喜欢“以稳定有序的方式工作”的人群,是对抗狂野西部的冷血“执法官”。
只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给企业贴上撒谎的标签,并不一定要等到经营者真的做了假账。
有这样一个已经被不少MBA培训师收录的段子。说是有一家商店,人们都说老板傻,总是会少算钱,于是不断有人抱着占便宜的想法去购物,时间长了,这家店竟然把周围的竞争对手都挤掉了。老板的心得是,假装算少了钱比直接打折效果还好。
被培训过的经理们其实已经在现实中运用这种策略了,比如说网站上突然挂出一个售价为1元的笔记本电脑,在大家疯抢一会儿后便下架,说临时工把价钱标错了,但是此前的订单统统承认。
这种玩法背后的行为经济学道理是,不管是消费者也好,投资者也好,都喜欢实在的公司,在现实中也确实如此。苹果手机只要坏了就整机换新给公司带来的已经不是普通的客户,而是高度忠诚的粉丝。
在股市投资中,公司的透明度、经营者的诚信水平同样是机构投资者调研与决策时的考量重点。如果我们的公司想要吸引能像粉丝爱明星一样爱你的长期机构投资者,实在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