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财政部日前公布5月份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幅7.2%,其中全国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同比增幅6.8%,均比今年前4个月的增幅有所回落。税收高速增长是前些年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如今税收增幅跌进个位数空间,一些人不免对当下经济运行状况产生种种不安与猜测。
一边是税收增幅有所下降,一边是以公平税制、适度减税为主旨的税改力度不减反增,譬如从本月起,经济体量巨大的电信服务业正式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不仅如此,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做出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自来水、小型水力发电等目前分成6%、5%、4%、3%共四个档次征缴的增值税税率,将统一按现行简易计税办法执行3%的税率,可再为相关领域内的企业减轻税负约240亿元。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此举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以往一旦税收减少,税务部门就千方百计多征税,甚至巧立名目征收“过头税”;现在税收增幅下降,国家反而顺势扩大新的减税领域继续“做减法”,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要理解这种变化,不妨从税收本身的结构性变化说起。
5月份的税收构成中,往下掉的主要是钢铁、水泥、煤炭等产能严重过剩产业,以及正在分批淘汰的其余高能耗产业,若从增幅看皆呈现为负增长。减税的因素则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小微企业减税受惠范围今年4月份起进一步扩大;“营改增”扩大至铁路和邮政两个大行业;出口退税随外贸形势好转而水涨船高。与此同时,服务业税收同比增幅比制造业高出3.2个百分点,在服务业内部,国家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现代金融、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税收均呈两位数增长,尤其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税收增幅上升到创纪录的26.8%。税收的内部性增减呈现出的结构性变化,正是我们多年孜孜以求的积极变化,它看上去虽然比较抽象,却映射出不大为常人深察的两大趋势: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没有因经济增长放缓及税收增幅下滑而减弱,二是经济增长质量正在随经济结构调整有所改善。
多年以来,尤其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人们对税负高低和税收增幅大小怀有复杂的心态。一方面,税收增幅越快,改善民生就有更多的“米”可供下锅;另一方面,全社会税负加重,最终会传导到普通人的生活质量上来。若以更宏观的视角审视税负高低和税收增幅大小,人们还会发现,以税负高低和税收增幅大小为主要表征的税收结构,若能向日趋健康的方面演进,将能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需的一个基础要件。深化改革需要较宽松的财税条件,有了这一条件,才能迸发市场活力继而收获改革红利,以更快更好地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评估经济数据及背后的变化,既要从小处着手,亦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是讲实惠,从大处着眼是作趋势判断,两者均不可偏废。
5月份财税数据表明,旧有税收结构正在逐步向健康的税收结构转变,巩固并扩大这一转变,将为下半年深化各项改革创造更好的条件。启动多年但进展不大的资源税改革、能源税改革、环境税改革,都可以因现代服务业税收的高速增长而迈出扎实步履。税收结构之变当能带来更多增量释放,有望为公共财政扩大民生投入,增加医保、社保账户公共财政支付数额,增加对“米袋子”、“菜篮子”的财政扶持力度,提供新的可能。5月份房地产营业税环比锐减103亿元,以限购、限贷为基干的楼市调控政策面临巨大压力,但因为有税收结构性趋好进一步做大税收增量蛋糕,基本可排除放松楼市调控以增加房地产税收的可能性。
面对税收增幅之起落,既要看“量”也要品“质”,通过准确把脉税收结构之变,来增强全社会深化改革的信心。 宋 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