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苦候多年,《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尴尬爽约;承诺去年就并网发电的“世界首台三代核电技术”示范机组,至今仍在克服“种种困难”;一些地方宣称将办“为民实事”多件,年底却半数“搁浅”……这些年,公众见证了不少“掷地有声”的承诺,也经历了诸多“说到没有做到”的失望和沮丧。承诺落空的背后,是决策的匆忙还是工作的缺失?承诺落空,又该以怎样的态度给公众基本的交待赢得理解?(7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
为了造福民生,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已经成为各地的施政大计。我们经常能看到,每年伊始,很多地方政府都会大张旗鼓地向市民承诺,今年要为百姓做多少多少实事,办多少多少民生工程,有的还将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盘点会发现,不少地方是在空喊口号、空做承诺,不少民生工程沦为“空头支票”;有些地方民生实事进度缓慢,甚至,民生工程沦为“烂尾工程”“民怨工程”!
随风而逝的承诺,在房价的调控上,令人感受最深。2003年,中央将房地产作为国民支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此后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宏观政策达到43次。遗憾的是,伴随雨点般调控的,仍然是一根陡然上翘的房价曲线!各地调控房价的“誓言”也纷纷落空。正如经济学者马光远曾表示的,房价调控目标是政府对于百姓的“承诺”,没有完成目标而“爽约”,蒙混过关只会丧失公信力。
民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随风而逝的承诺,随风而逝的公信力!公权力的公信力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啊,而如果政府任其流失、打折,经常对百姓“放空炮”“说大话”,最终会使老百姓成为“老不信”!公权力的每一次食言,都是对政府公信力、诚信度的戕害,也暴露出执政作风的漂浮不实、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久而久之,百姓就对某些政府部门半信半疑了——警惕“无形资产”流失,应该成为每一位执政者时刻铭记在心的执政信条!
谁为随风而逝的民生承诺负责?显然,各地政府实施民生工程的承诺,不在于嗓子喊得多响、口号多么轰轰烈烈,而取决于实干的精神和为民的情操,不在于你说得多么冠冕堂皇,而在于你干得如何。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时曾强调,政府说到就要做到,不能“放空炮”——不能“放空炮”,必须要有相应配套的惩戒问责机制来保证,每一个民生工程、实事的承诺,都必须是实事求是的、契合实际的,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就必须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这不仅是在严肃、端正工作作风,更是对民众民生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