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我国经济的主要数据。7.4%的经济增速、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700万人、8.3%的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夏粮连续11年丰收……这份可圈可点的“半年报”,引起了各方关注,人们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解读。中国经济发展有活力、未来有信心,则是普遍的共识。
就在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创下6个季度新低之后,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会否“失速”的问题一度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然而,这份“半年报”却很有说服力地告诉人们,中国经济增长各项指标完成情况都不错,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升的积极态势。
“稳”的一面,透过数字看,就是增速趋稳、就业总体稳定、物价基本平稳、农业稳固、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进”的一面,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总结出几个“进”字。从产业结构看,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46.6%,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3个百分点;从投资结构看,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9.5%,比第二产业高出5.2个百分点;从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分析,内需继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从居民收入看,总体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比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速分别高2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从节能减排看,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2%.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从中国经济的“半年报”来看,7.4%这个并不低的增速背后,更有结构优化、动力积聚、民生改善、环境友好等扎实内容,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正持续提高,“升级版”正在有条不紊地打造中。正如研究专家指出的,表面上看是增长速度的换挡与调整,但本质则是增长动力的转换与接续。
增长的动力之源,来自于改革,来自于市场活力的不断激发。今年以来,中央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财税金融、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序放宽市场准入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经济提质增效。仅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一项措施,就发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工商总局数据显示,3至6月,新登记注册企业126.93万户,注册资本(金)达6.5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85%和56.9%。可以预见,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场活力、创业热情还将进一步释放,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同时,调控政策更加精准科学。上半年,我国出台一系列“微刺激”政策,仅4月份以来的近3个月里,就出台了约19项微刺激政策,其中包括稳定外贸的“国16条”、营改增扩围、央行两次定向降准以及各部门的简政放权,激发市场主体经济活力等等。这些“微刺激”举措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短期内经济企稳迹象初显,而随着经济增速的回升,其功效会进一步显现出来,为经济转型升级积蓄新能量。
总体上看,我国依然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在上半年也很明显。展望下半年,面临的形势仍然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和风险不可忽视。既充满信心,又不盲目乐观,而是积极理性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应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方向。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等重大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并且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那么中国经济的走势会越来越好,必定能交出一份漂亮的“年报”,也让老百姓分享更多经济发展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