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董山峰:金融业应针对文化产业开展更多创新
//www.workercn.cn2014-07-24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段时间以来,传统金融机构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面露难色”。诚然,文化产业具有高风险和缺少抵押物的特点,文化无形资产和收益不确定的创意项目很难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而风险管控又是金融行业不可逾越的“红线”,因此小微企业占多数的文化产业很难通过信贷或资本市场获得融资,这一点完全可以理解。

  在金融行业面前,文化产业堪称“白穷美”——它正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非常需要资金支持。而在本轮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浪潮中,金融业能否抓住与文化产业携手发展的机会,不仅关系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关系自身能否拓展业务范围,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在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所形成的新的竞争格局中掌握主动,能否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传统金融机构不便支持文化产业的难题正逐步被破解。在互联网中,以海量的网民为基数,每一个创意都有被认可和分享的价值,人的创意价值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需求价值。分散的创意和小众需求可以实现无成本的无缝对接,通过大数据的应用,金融信用也随之形成。目前,互联网众筹金融对小微文化创意项目的支持越来越得心应手。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对传统金融构成一定冲击,存款搬家的情况虽未广泛出现,但传统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却受到了影响。各银行纷纷借鉴互联网金融,推出类似余额宝的理财产品等,说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市场的“鲶鱼效应”已经显现。

  因此,金融机构应善于把握机遇,积极支持文化产业。北京银行南昌分行去年3月以动漫产品《阿香日记》形象(设计)版权为质押,向相关企业发放800万元贷款,就是一个广受赞扬的创新案例。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围绕文化企业特点,打造金融服务新的特色产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扩大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创新产品的规模,探索开展无形资产抵质押贷款业务,拓宽文化企业贷款抵质押物的范围;综合运用统贷平台、集合授信等方式,加大对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支持。

  从201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到今年3月17日,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文化与金融的合作正在不断取得可喜成果,成为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正在形成。相信随着金融机构更深刻地理解中央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图,针对文化产业开展更多更有效的金融创新,我们可望看到文化产业从“白穷美”变“白富美”的佳话——这是金融与文化产业的双赢佳话,更是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多赢佳话。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