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给钱、给项目、给政策”,难以锻造出企业真正的竞争力,还会影响市场公平。政府应摆脱“三给”惯性,在制定规则、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上发力
给钱、给项目、给政策——这些政府扶持产业及企业发展惯常采用的方式,近来却多次引发“差评”,甚至有企业也明确表示不欢迎。
“我们不需产业政策扶持,只要公平竞争的环境!”一个月前,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的发言得到一片赞同。
前几日,一位老专家明确表示,光伏作为新兴产业却迅速过剩的背后,一些地方给钱、给地、给扶持而忽略市场规律的做法难辞其咎。
这或许让一些地方政府感到不适应。不知从何时起,“三给”成了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政策法宝:为体现对某产业或企业关爱有加,总要掏些真金白银扶持;为推动项目落地、产能扩张,又习惯性地高看一眼、一路绿灯,纳入重点工程库;为吸引大企业、好项目,各地更是争先恐后抬出优惠政策,在用地、用工、厂房、税收上做足文章。“三给”在短时期内往往很“好使”,产能往往迅速提升,企业发展的速度会明显加快,但其后遗症随着时间推移也越来越明显。
“三给”日积月累,容易养成企业的路径依赖。一些用工和利税大户,或者有恃无恐,觉得哪怕摔跟头也有政府兜着,视市场风险于不顾,闯了祸又嗷嗷叫;或者心浮气躁,刚在一地饕餮完政策盛宴,又去别地寻觅新欢……习惯了“特殊照顾”,企业不可能锻造出真正的竞争力。
“三给”既然是“给”,便难免“按下葫芦浮起瓢”,使市场竞争的天平失衡。有些企业跟政府走得近,就容易分得一杯羹,而只知埋头苦干的老实人却没肉吃。此外,相较为中小企业“雪中送炭”,不少地方更愿给大企业“锦上添花”,这也难说公平,无形中还会干扰正常的市场秩序。再者,若“给”的程序不透明、监管不到位,还极易滋生腐败。
不给行不行?其实对于绝大多数行业产业来讲,完全可行!过去短短几年,中国快递业活力喷涌,增势迅猛,最令他们自豪的,正是没靠政府开小灶、照样茁壮成长。与之相反,一些夕阳产业,本该正常优胜劣汰,却常常被硬生生拽上悬崖,非但起不到正向激励作用,反倒误了结构调整时机,乱了市场新陈代谢节奏。
无论对政府,还是对企业,都是时候摆脱“三给”惯性了。尤其是面临提质、增效、优化结构的时代命题,让产业政策更符合市场规律的改革尤为紧迫。
摆脱“三给”,根本上是要调整施策思路,多在制定规则、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上发力。上个月,“新能源汽车30条”出台,提出要破除地方保护、执行全国统一推广目录,这与“三给”无关,却可扫除区划壁垒、推进市场一体化。再往前,本届政府开门伊始,便推出行政审批改革、取消企业年检等举措,这些同样不在“三给”范畴,却使企业负担普减、赢得满堂喝彩。与之类似,放宽社会资本投资领域、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切实保护知识产权等举措也都不属“三给”,却都是企业举双手欢迎的改革之举。
摆脱“三给”,并非完全不要政府引导和产业政策。对于一些战略性强、风险大的领域,政策出力扶持有其必要性,但要慎用、用到点子上。比如,补贴资金有限,是该普惠众企,还是该集中扶持?若集中,又该投向哪些企业?有没有科学的评估机制?在什么情况下要及时退出?多掂量几下,多盘算几步,“给”得合理科学,不干扰到正常的市场秩序,才能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