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二合一”看起来会避免价格战,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可能是资金效率变低、创新动力不足等一系列垄断弊病,最终结局就是轻慢客户,脱离市场,又何谈参与国际竞争
日前,中国轨道装备制造业两大巨头——南车与北车传出合并的消息,虽然过后被澄清否定,但两车合并在很多人看来只是时间问题。理由听起来简单,两家央企在国际舞台上鹬蚌相争,会导致中国高铁“走出去”却不得利;如果只有一个拳头出击,就不会出现价格战这样的恶性竞争。
价格战听起来很“乱”,但并不一定就是恶性竞争。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基础,两家企业既然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自然有权利自行定价参与国际竞争。而且正是有了价格的倒逼,才有了技术服务的不断进步与盈利模式的推陈创新。比如现在中国南车正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即不以单纯卖车为主要盈利点,而是主打运营保养维修服务,把轨道装备生意由“一锤定音”变为“长期饭票”。这种商业模式下,整单生意利润空间更大,事业可持续性更强,更符合行业特征与发展趋势,也就不必为单车价格便宜了而纠结。
鼓励央企“走出去”,也是为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果价格战到了赔本赚吆喝的地步,当然不可取。要避免这种恶性价格战,就得先判定病根,问题究竟出在同类企业数量多了,还是企业考核指挥棒指偏了?如果央企上市公司出现海外亏损,不是以大股东注入现金资产告结,而是向“一把手”直接问责,与其当年年薪、考评级别、执业信誉等挂钩,还会出现恶性压价竞争吗?要根治“两车恶战”,恐怕不在于“合二为一”,改变一股独大、走公司治理的市场化改革才是根本所在。
实际上,用行政手段强制形成一家独大,恐怕更不利于中国高铁“走出去”。“二合一”看起来会避免价格战,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可能是资金效率变低、创新动力不足、价格行政化、服务官僚化等一系列垄断弊病,最终结局就是轻慢客户,脱离市场,又何谈参与国际竞争?2000年前,中车独大,没有任何价格战,可铁路装备制造业水平一直停滞不前。这些年,中国高铁能成为“中国名片”,中国企业不再停留于旁听席,而是可以站上主舞台,参与国际竞争,离不开南车北车“香槟加拳脚”的竞合关系。看起来一个国家有两家同质化竞争的央企,是浪费了资源。实际上正是这种竞争,才有了采购与配套企业双向选择的权利,有了两家整车制造企业不断创新的动力,更提升了行业整体的研发制造能力。今后,中国企业要想不再依靠价格优势参与国际谈判,只有掌握更高一筹的技术话语权。中国是目前全球轨道装备业最大的市场,也是企业最好的技术练兵场。但一家独大下的养尊处优,又如何唤醒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培育出高人一筹的技术话语权呢?
历史经验证明,靠行政手段形成的一家独大,下游企业吃不消,上游企业不叫好,行业和市场都受不了。正如北大教授周其仁所言,“即使两个魔鬼一块跳双人舞,也比一个天使跳独舞更加起劲。”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轨道装备制造业,对任何行业都是如此。我们实在没必要再制造一个巨无霸火车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