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李晓华:制造业复苏有赖创新
李晓华
//www.workercn.cn2015-01-07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全球制造业活动扩张速度2014年底持续集体下滑,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11月的51.8跌至51.6,为15个月最低。

  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回落,是对大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冲突等下行风险做出的一种调整,也反映出高额债务等危机遗留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制造业重新陷入衰退。作为世界经济主要发动机的美、英、德等国的PMI仍在荣枯分界线以上,制造业产出已接近或超过危机前水平,其“重振制造业”的积极效果已经显现。

  一个时期以来,全球制造业进入一个较长的深度调整期,这一方面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同时也反映出制造业本身创新乏力、新的增长点难觅。由于缺少革命性的技术变革,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逐步被发展中国家追赶,产业竞争力被削弱,许多产业不得不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国内产业呈现出“空心化”趋势。为此,发达国家纷纷提出“重振制造业计划”,希冀借此复苏经济。

  重振制造业的核心是增强本国创新能力、推进技术进步。例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提出对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一代机器人等新兴技术进行投资,以帮助美国制造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产品研发速度、创造高质量的工作机会;“德国工业4.0”战略旨在推动将软件、传感器和通信系统集成于信息物理系统,建立以智能产品、智能工厂为核心的高度灵活的个性化、数字化生产模式。

  技术创新对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提振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机器人、三维打印等新技术装备的使用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可以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缩小发达国家的成本劣势;二是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工厂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三是创造新的产品和产业,开辟一片“蓝海市场”,抢占全球竞争的制高点。

  美国、英国、德国等制造业复苏情况较好的国家,同时也是自身创新能力较强且提升相对较快的国家。波士顿咨询集团在去年8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对全球最大的25个出口经济体的制造业成本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的制造业综合成本已接近发展中国家。这其实正是制造业向美国回流的深层次原因,这其中,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