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超高速经济增长阶段,过快增长极大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发展的“后遗症”。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就是要寻求一种更健康的发展方式,坚决不给发展留下“后遗症”。
抛弃发展的后遗症,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气。今年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步入“速度下台阶、质量上台阶”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唱衰中国”的声音此起彼伏,如果缺乏眼光、耐力和勇气,很容易在稳增长与调结构间顾此失彼,重走过去发展的老路。
抛弃发展的后遗症,需要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三组平衡:其一,先后的平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发展是硬道理,只有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让群众安居乐业,才能使国家独立自主。因此,要把稳增长放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首位。
其二,快慢的平衡。欲速则不达,经济的增长要注重质量提升和结构完善,而不能单纯地追求速度,要在发展中调结构,在调结构中谋发展。过快的发展速度不利于调结构,过慢的发展速度也不利于支撑调结构。
其三,远近的平衡。稳增长是解决当下的问题,调结构是解决长远的问题。当下问题解决不好,解决长远问题也就无从谈起。但长远的问题缺乏考虑,当下的发展也不会长久。
抛弃发展“后遗症”,需要在现有的经济结构中培育一批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势力”。可以预见,今后几年的经济结构转型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速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但能否在压力当中发现并培育一批“新势力”,使之成为创新驱动的“发动机”,才是我们亟需破解的根本性问题。
可喜的是,在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措施的强力推动下,一批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新势力”正在形成。
大众日报:农民要进城准备好了吗? 2010-02-26 |
大众日报:农民要进城准备好了吗? 2010-02-26 |
证券时报:从国际化角度把握人民币升值时机 2010-03-12 |
毛颖颖:让消费热情更多化为中国发展的动力 2012-02-03 |
声音 2012-07-17 |
光明日报:走在充满活力与自信的中国道路上 2012-11-14 |
景区降票价缘何成游戏? 2013-05-02 |
姜 范:感受春天的力量 2014-03-14 |
长江日报:纪念韩德培先生 2009-06-02 |
长江日报:纪念韩德培先生 2009-0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