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段纠缠多年的公案,最近又起波澜。今年恰逢“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举办100周年,茅台酒当年到底有没有“蟾宫折桂”——获得博览会金质奖章?质疑者翻出历史资料,有理有据声称“没有”,茅台也从未出示过奖状记录;茅台方面则坚称,巴拿马金奖绝对是真,这种质疑很无聊。
说茅台是好酒,反对者应该不多。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偏远贵州这缕“深巷”里的酒香最终飘香天下,很大程度上确实得益于这枚“金奖”。那个戏剧性的传说故事,许多人都耳熟能详: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名不见经传的茅台酒备受冷落。但随着酒坛打碎在地,浓烈酱香震惊了在场每个人。于是,辉煌开始了……
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很难理解这段传说的力量。近代中国百年积贫积弱、备受屈辱,在许多国民中酿成既敏感自卑又渴望承认的弱国心态。在史无前例的盛大博览会上,一款国货冲破成见、勇夺金奖,这种传说故事自然深深戳中民族心理的痛点,无异于往弱国心态里注入一针强心剂,使人神情振奋、扬眉吐气。茅台酒也自然变成了国人自强、国货自强的符号,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民族情感和梦想追求。
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早已今非昔比,但类似于“茅台金奖”的情结,及其背后的弱国心态并没有完全消除。比如,在莫言之前,诺贝尔文学奖曾让多少国人耿耿于怀。更有一些文学、影视等领域的文艺工作者,视国际大奖为成名成家的“终南捷径”,为了拿奖不惜削足适履,甚至迎合西方评委和舆论的口味,聚焦、放大传统文化的糟粕,展示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刻意营造符合西方人想象的“神秘东方”和“灰暗中国”。这种态度,难道不是弱国心态的变种吗?在这种心态影响下,有些人总是自卑自轻、底气不足,对来自国际的评价过度敏感、见风是雨。国际同行肯定了赞扬了,他们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否定了批评了,就焦虑不安,甚至惶惶不可终日。这种心态大可不必。
对于国际评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评价标准具有普遍适用性,例如自然科学研究和医学研究等,我们当然要力争获得国际大奖。比如实现诺贝尔科学奖项“零的突破”,绝对是值得孜孜以求的追求。但有些评价标准就未必具有跨文化的普遍适用性,例如许多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艺术创作领域。在这些方面,国际评价可以借鉴参考,但不必食洋不化,“言必称希腊”。中国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建设,应该根据自身国情去设置议题、开展研究评估,而不必唯“国际前沿”马首是瞻,甚至让别人牵着鼻子走。至于艺术创作,中西方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旨趣都存在客观差异,针对艺术设置的奖项,绝对不像针对自然科学设置的奖项那么“硬”。自信的国民心态,应该抱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度。
巴拿马博览会的酒类评奖,本身也是一个生动的说明。由于西方与中国酒文化存在差异,当时中国仿制国外工艺和口味的洋酒果酒,比中国本土的传统烧酒获奖更多。那些获奖累累的仿制洋酒,如今大多数都已经湮灭无存,而贵州茅台、陕西西凤、衡水老白干和山西汾酒这些本土的传统名酒,却仍然在国人的餐桌上飘香,为源远流长的中国酒文化续写新篇。可见,以巴拿马博览会奖项的有无,作为评判我国传统名酒高下优劣的依据,本身就缺乏说服力。
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学会以平常心看待“金奖”的有无、看待他人的褒贬毁誉,如今是时候了。
人民日报:“一切始于世博会” 2009-04-30 |
郑根岭:公务招待禁茅台 茅台价立马暴跌 2011-01-12 |
人民日报:“一切始于世博会” 2009-04-30 |
张 铁:过度包装是一种浮躁 2011-09-09 |
一句话观点 2011-09-23 |
秦淮川:市场上到底有多少真茅台? 2012-04-18 |
郑荣来:文学的回归 2012-11-23 |
陶启君:时尚化不是中国白酒的救命稻草 2013-11-14 |
唐 伟:还原得奖内情尊重消费者权利 2015-03-18 |
乔 杉:对“茅台故事”纠缠也就输了 2015-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