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马若虎:如何抓牢质量这条“生命线”
//www.workercn.cn2015-04-15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经济发展要追求质量,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的当下;老百姓的生活要提高质量,尤其是在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保“质”?

  4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对2015年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工作重点做出明确部署。

  4方面、18条、102项具体任务、27个部门,《行动计划》为保“质”绘出了路线图,写下了责任书。具体实施时,要构建放、管、治的工作格局,加强质量基础工作。

  放是简政放权。提升质量需要创新思维,政府理应为创新开辟更大空间,进一步点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同时推动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

  管是加强监管。通过监督抽查和专项整治,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和查处机制。在医疗卫生、商业流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全面监测,是保证质量安全的有力措施。

  治是社会共治。使用可靠安全的优质资源,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事;推动质量提升、打击不良行为,也不能单靠个体之力。政府考核、媒体引导、社会监督,缺一不可。

  夯实基础,就是在为质量升级提供支撑。《行动计划》指出,要充分发挥质量基础作用,加强质量教育和文化建设,完善质量法律法规体系。

  现在,任务已经明确,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有效履行职责,而态度往往决定成败。除了保“质”,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唯有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呵护质量,把质量捧在手心里,就像把生命捧在手心里。

  质量就是生命。如果没有质量,产品就只剩下皮囊;如果没有质量,生产就变成了无用功;如果没有质量,服务就难以长久。对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失去质量的后果更不堪设想。

  李克强总理考察北车集团长春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时,对企业负责人嘱咐道,“关键是你们要有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总理不遗余力地为中国装备“站台”,我们没有理由不给国家“撑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是中国名片,好的质量是金字招牌。要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质量更是第一要素。

  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要实现“建设质量强国”的目标,我们必须沿着《行动计划》确定的方向前进,由不得徘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