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徐立凡:政策转中性后股市还能“保温”吗 
//www.workercn.cn2015-04-21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更多

  对于证监会加快推出风险管理工具和央行降准,最恰当的看法是表明了决策层对股市的中性态度。高热温度不是股市的常态,不断调整分化才应是常态。

  连日来,“股市去向何处”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证监会18日“融券新政并非打压股市”的辟谣和19日央行罕见降准1个点,一起拱出了20日A股的历史成交新高。沪市成交达11476.01亿元,深市成交额为6549.69亿元。由于沪市行情库各行情软件最高只能显示1万亿的成交量,沪市成交额一度“爆表”。在对降准利好予以响应后,两市午后快速杀跌,最终深成指上涨报收,沪指和创业板指数跳水。

  市场的表现,反映出对上周末政策的分化立场。融券新政和之前上市交易的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不利股市,是市场的主流看法。降准利于股市,也是市场的主流看法。巨大利空和巨大利好同时降临,决定了20日股市的消化过程:先响应利好再响应利空。这样的操作顺序,有利于吸引场外资金进入之后拉高出货。

  然而,股指期货新品种和融券新政谈不上是利空,罕见降准也谈不上是利好。从表面看,推出上证50和中证500股指期货、鼓励融券限制融资确实不利于股市,但更核心的问题在于A股需不需要风险对冲工具。过去,缺乏风险对冲导致的大起大落,让多数投资者吃尽了苦头。在股市进入牛市行情时推出风险管理工具,表明管理层不愿意历史重演。这的确不是为了打压股市,而是为了让新的金融衍生品工具真正起到价格发现和预警作用。

  同样,央行跳出降准50个基点的节奏,直接降准100个基点,目标也不是让股市继续保持高温,而是要应对实体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目前,银行一般性存款余额有120万亿元左右,下调1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释放的流动性大约也在1.2万亿元。但是,股市因在一级市场“打新”冻结的资金至少3万亿元,短期流动性充足,无需央行力挺。降准对股市产生的影响是客观效应而非主观意愿。而这种影响具有双面性:如果说降准意味着更多资金流入股市是利好,那么一次降准1个点说明股市基本面面临严峻考验。就此看,大幅降准也可以解读为利空。

  因此,对于证监会加快推出风险管理工具和央行降准,最恰当的看法是表明了决策层对股市的中性态度。这也预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股市将进入反复震荡调整的周期。“打新”资金解冻、预期中的新一轮降准降息出台,可能会短暂提振股市,但总体而言,盘整和分化将成为主基调。

  实际上,一个只靠政策面左右、靠不愿意进入实体经济的巨额资金支撑的股市,永远找不到价值中枢。这一轮牛市估值不断上移,其实缺乏坚实的基础。这也注定了高热温度不是股市的常态,不断调整分化才应是常态。只有实体经济回暖、包括股市制度在内的各项改革红利显现,股市才会具备长期“牛”的条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