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武卫政:偷排渗沥液 凸显管理漏洞
武卫政
//www.workercn.cn2015-04-25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解决垃圾的问题,不能只盯着填埋和焚烧这两个终端,需要在垃圾的全过程管理上下功夫。垃圾管理的重点,应当放在源头减量、回收再利用上

  4月中旬,有媒体报道北京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沥液被排到市政管道,知情人士透露,这一现象已存在多年。垃圾渗沥液是垃圾在分解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允许排放,偷排渗沥液显然是恶意排污。

  这一消息让人感到吃惊。防治污染已成全民共识,北京又是首善之区,有人居然干出这种事。处理垃圾渗沥液,在技术上不成问题,之所以偷排,是因为经济上更划算。偷排行为持续多年,凸显管理中的漏洞。这事真得好好查一查,结果出来之后,不仅要给肇事者经济处罚,如果涉嫌污染环境犯罪,应该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垃圾填埋场的其他地方,当引以为戒。

  垃圾填埋会产生渗沥液,这是一个专业问题。许多城乡居民只知道每天产生的垃圾被拉到填埋场和焚烧厂,至于填埋和焚烧会产生哪些问题,大家知之不多。偷排渗沥液这事被媒体曝光,可以让公众认识到垃圾处理并不简单,它不单是个技术活,精细管理非常重要。

  早就有专家建议把垃圾处理改为垃圾管理。“处理”与“管理”一字之差,反映了理念的不同。垃圾管理,指向垃圾产生、分类、回收再利用、最终废弃物被填埋或焚烧的全过程。垃圾处理只负责产品变成垃圾之后的那些事,垃圾管理则需要延伸到生产、消费环节。

  填埋和焚烧,是垃圾处理的两个终端,是某些垃圾的最后归宿。解决垃圾的问题,不能只盯着填埋和焚烧,需要在垃圾的全过程管理上下功夫。这几年,许多地方建填埋场和焚烧厂都遇到阻力,一方面是因为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是因为公众对填埋场和焚烧不放心。要想少填埋、少焚烧,首先必须从源头减少垃圾量。垃圾管理的重点,应当放在源头减量、回收再利用上。

  源头减量体现在生产环节,就是引导生产者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产品本身生命周期产生的废弃物也要少。比如商品的包装材料要尽量简单,杜绝过度包装。体现在消费环节,就是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尽量少制造垃圾。比如购物时常用布袋,不用一次性塑料袋。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搞好回收再利用,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又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填埋和焚烧带来的问题。回收再利用的前提,是把垃圾合理分类。当前,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量大,涉及面广,引导城乡居民做好垃圾分类,鼓励企业参与废旧物品回收利用非常必要。

  垃圾分类,说起来并不新鲜。国内许多地方已经试点多年,但总体效果不佳。垃圾分类不是高科技,不存在研发困难,许多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做得好,我们为什么做不好?是理念不到位,还是措施不得力,抑或坚持不下来?其中原因值得各级政府好好研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