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赵 鹏:大众创业,不仅需要政策扶持
//www.workercn.cn2015-05-19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对大众创业来说,扶持培育一批创业、创新带头人,营造真正围着市场转的政策体系,可能更为重要

  经济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寄予厚望,各种创业创新的激情也在自发生长。这种“上下合拍”,为创业创新创造了重要条件,但上边的政策扶持和基层的创业冲动,能不能顺利地“一拍即合”,则还需要一些咬合。

  陈清是闽东福安一个颇有名气的返乡大学生创业者。他个人创业很成功,从2004年起养过肉鸽、开过猪场、种过茶、养过鱼,甚至还开过婴幼儿用品店、办过家政服务所。经历过无数波折,取得了成功。这一过程中,陈清发现,很多年轻人和自己一样怀有创业发展的梦想。2013年,他成立了一家“青年创业辅助中心”,成为当地大众创业的带头人。也是这一年,宁德市在福建省率先出台了一份关于鼓励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红头文件,从创业门槛、办公场所、税收、贷款、财政支持、创业培训等多个方面,给予具体优惠政策。

  陈清的“创辅中心”至今开办了92期,培训人数超过3000人,实施创业的超过80%,成功度过“创业魔鬼期”(即最初创业的三年艰难期)的超过700人。从这也可以看出,蕴藏在大众心中的创业梦有很大的市场。

  这期间也出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陈清的民间“创辅中心”火了,而“官办”的主导培训的返乡大学生,创业率却不足5%.

  为什么这样呢?经过采访思考,笔者注意其间的一些差别。以贷款为例,陈清的“创业联盟团队”从当地企业筹集了600万元,再以联盟为担保,与当地农信部门协议,按照1∶5的比例进行放贷,把放贷规模扩大到3000万元。因为有丰富的创业经验,他们有能力对创业项目可行性进行考评。只要达标,放贷标准就剩两条,一是工商执照,二是必须经营实体行业。相比之下,政府给予的支持,要拿到手相对困难得多,创业者必须提供房产证、结婚证、抵押实物、公务员担保,等等。两种模式与市场的契合度不同。

  扶持创业,也需要让项目落地的“起落架”,“只有培训,却没有培训之后的落地”,就可能让好政策打折扣,甚至只是“看上去很美”。正是在“落地”方面,陈清的“创辅中心”有更多具体措施,他们为参与创业培训的青年提供了从技术、销售、品牌直至贷款上的一系列支持。

  对大众创业来说,扶持培育一批创新创业带头人,营造真正围着市场转的政策体系,可能更为重要。当地政府也注意到了这点。劳动部门将会拿出手上掌握的返乡大学生创业培训指标和经费,主动与陈清的团队合作;组织部门则积极为陈清的“创辅中心”寻找创业导师对接;当地邮储银行也主动提出合作,还准备将放贷比提高至1∶10……

  “把就业变创业、把就业负担变成创业资源”,这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力量所在。陈清的“创辅中心”和宁德的积极探索,也许能给予我们更多思考:只有用政策促进转化、用创新实现转化,不断探索衔接机制,让政策与创新互相咬合,才能更好更实际地为大众创业铺路搭桥、保驾护航。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