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日前,《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已经国务院同意,《规划》将原先确定的特大城市数量由11个缩减为2个,砍掉9个特大城市。按照2012年编制的规划,到2015年,江苏全省将形成11个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这很可能出现人口“大跃进”。江苏摒弃“一味贪大”的思路,特大城市大缩水,彰显着务实、科学的城市发展观。
城市离不开规划,人口也需要计划,但一座城市有多大、应容纳多少人口,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等各种资源的承载能力而定,而不应拍脑袋决策。审视当下,近年来许多城市过于“贪大求奢”,动辄就是定下发展特大城市、国际都市的目标,盲目圈地扩张,有着明显的土地利益驱动。在某些地方看来,特大城市就是繁荣昌盛的面子和名片,戴上“帽子”的城市似乎就有很强的竞争力、知名度,这显然是一种曲解。
由是观之,江苏主动控制特大城市膨胀,既是土地利益方面的自我节制与舍弃,更是难能可贵的理性与理智。城市大小、人口多寡并不代表城市竞争力,相反,城市过大、人口膨胀正在带来无尽的烦恼和难以摆脱的“城市病”。房价暴涨、交通拥挤、垃圾围城、污染加剧、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环境资源等捉襟见肘,这是中国大城市普遍和真实写照,这一切都源于人太多,城市资源远不能满足人口快速增长需要。
人是生产力,也是消费者,城市的资源与环境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无休止地接纳人口。高房价、高物价、重污染、就业难等“城市病”积重难返,不仅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削弱城市竞争力,也大大消弭市民福祉。城市第一功能是居住,宜居的城市应该是环境良好、交通便利、收入稳定、安全舒适、社会保障齐全,群众幸福感较强。中国城镇化正快速推进,路径怎么走?专家早给出答案,不是人口往大城市集中,而是建设中心城市辐射的星罗棋布的卫星城。愿江苏的做法能给其他地方带来启迪与反思,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重新审视、实事求是地确定城市建设规划,自觉摒弃不切实际的特大城市、国际都市的梦呓。
沈阳晚报:给谁建的“国际大都市”? 2011-02-15 |
规划的高瞻远瞩与百姓的柴米油盐 2011-02-17 |
冯海宁:医保互认距离社保公平还有距离 2012-06-29 |
张海英:“流动者的权利”更能检验保障水平 2012-08-08 |
陈 宪:“大部制”、“省管县”与政府减支 2013-02-26 |
大众话题:该打破“信息孤岛”的并非计生一家 2013-12-12 |
该打破“信息孤岛”的并非计生一家 2013-12-12 |
光明日报: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 2014-12-30 |
劳动话题:员工幸福感首先源于安全感 2015-02-03 |
劳动话题:员工幸福感首先源于安全感 2015-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