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有建设就会有改变。建设美丽乡村,势必要对乡村的风貌有所改变。在“变什么”、“不变什么”这个问题上,各界有必要达成基本共识。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有段话值得重视。他说,要尽可能保持乡村的原真性,不得大兴土木,大肆拆旧建新,破坏生态环境、民族村寨和古村落文化遗存,随意改变乡村风貌。
“原真性”是国际公认的文化遗产定义、评估、保护和监控的基本要求,通俗地说,就是原来什么样还保持什么样。由于绝大部分乡村不是文化遗产,要求绝对保持“原真性”既无必要也不大可能。尽可能保持乡村的原真性,实则是要求尊重村庄的差异和特色,保护其原有基本格局、肌理与风貌,无论是开展城镇化建设还是落实民生工程,都以大体保持原貌为基本前提。
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我市不久前提出要“坚持规划引领,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放在‘主城—新城—新市镇—新社区’的新型城镇化结构形态中布局,优化乡村空间布局,防止过程性浪费。”这就是说,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规划调整村庄布局,不可随意大拆大建以避免造成损失和浪费。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涂脂抹粉、贪新求洋、千村一面等误区,有的在我市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理应引起重视。
尽可能保持乡村的“原真性”,事实上也是最大程度彰显美丽乡村独特价值和韵味之需。美丽乡村之所以让城里人向往、农村人留恋,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原生态”——自然的山水、犹存的村貌、真实的生活等等。而吸引人们去追寻记忆、寄托乡愁、体验田园的,恰恰就是这些最能体现村庄原真性的要素。很难想象,在繁华的都市边上新建一个毫无根系的“稻香村”、“桃花源”景点能产生什么经济效益、社会影响,而把一个真正别具本土特色和韵味的村庄改造成“异域风情”十足的景点,也很难想象它能持久、健康地运营下去。
在国内诸多乡村改造的案例中,皖南徽派特色古村落的保护经验值得借鉴。早在二十多年前,当地政府就提出了一个基本原则:原有建筑是徽派风格的,保留原貌只做修缮;不是徽派风格而影响到整体风貌的,逐步改建成徽派风格以求统一;局部新建建筑,一律按照徽派风格设计。这3个要求,基本上保证了古村落风貌的原真和统一。今天我们在古徽州地区旅行,往往会对当地古村落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这背后其实离不开当地人持之以恒的努力。
归根到底,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来自于它是一个真实、完整的系统。尽可能保持乡村的原真性,就是要坚持有所变、有所不变。变,是因为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型城镇化之需、改善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之需;不变,是要保住村庄的根脉、灵魂与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讲,有首老歌所唱的“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其实反倒是一桩值得欣慰的好事、幸事。变,是进步;不变,有时也是进步,甚至是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