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光明网:确立以市场导向清理过剩产能的原则
//www.workercn.cn2015-12-18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今天(12月18日)召开。在每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要总结当年经济工作,也要部署来年的工作任务,因此被看作是观察中国经济政策走向的窗口。有媒体披露说,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明确“2016年政府经济工作或在供需两侧共同发力的思路指引下,在坚持多目标平衡的基础上,继续突出稳增长与调结构两大方向,在确保明年不跌破底线的同时,着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以实现‘十三五’经济增长不低于6.5%的预期目标”。

  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情况下,“确保明年不跌破底线”、“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经济增长不低于6.5%”,这每一个任务都异常艰巨。如何协调“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其实也是如何理解和处理当前经济增长与中长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关键。而关键之关键,是在难于两全“稳增长”与“调结构”其美的情况下,是选择牺牲眼前顾长远,还是选择维持甚或加剧结构的扭曲度而暂图“稳增长”,这两种选择在外部约束益紧的经济现实面前已经越来越难以兼顾和兼容。

  从一系列迹象来看,相关政策的取向已初露端倪。媒体报道说,中央政府“正在酝酿重拳治理产能过剩问题,将加快建立更为有效的退出机制,利用市场化手段进一步化解产能过剩”。清理产能过剩,必然要清理持有过剩产能的企业和工厂,也必然要涉及到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企业资产重新组合等一系列法律和社会问题。这也就是说,相关政策的取向,就是要忍住清理过剩产能的眼前阵痛,为调结构腾出空间、争取时间。这样的政策取向也无疑是顾及长远经济增长的取向。

  当然,清理过剩产能,其必要性和迫切性也并非始于当下,甚至也并非始于此轮经济周期。以钢铁工业为例,其过剩产能的问题早在十几年前甚至更早就已暴露殆尽。2004年,中央政府以处理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违规建设钢铁项目为警示,希冀以此作为清理钢铁工业产能过剩的政策导向。但十年经济增长的事实显示,上述处理,其效不仅没有,反而更激起了钢铁业上项目的浪潮。这浪潮中最耀眼的图景,就是前两年广东湛江市长在国家发改委门前亲吻湛江大型钢铁项目获批的红头文件的照片。而当时媒体披露说,就在距湛江200多公里的地方,早几年同样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另一个大型钢铁项目已近完工……

  所以,去过剩产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其旨在于政府的有形之手必须跟随市场的无形之手而动。如果相反,其结果就必然是今日钢铁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难以收拾的局面。以市场为导向,就是以市场的标准、以市场的选择来判断何为过剩、谁属过剩。以市场为导向,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排除以往造成产能过剩的行政权力,在清理过剩产能时继续设租、寻租,根据收租多少来决定何为过剩、谁属过剩的现象。

  有媒体报道说,政府相关部门已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调研,着手出台政策,清理过剩产能。过剩产能不清理,生产要素就不能重新组合配置,经济结构调整就难有空间。在中国,过剩产能问题积重难返。除了钢铁行业以外,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造船、有色金属、建材、轻工、纺织、食品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也相当严重。在市场导向之外,政府应在债权、社会保障以及就业等方面出台专门对应政策和措施,以利于过剩产能的市场出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