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我们在预算公开方面虽然有进步,但还有很大潜力可挖。这需要预算执行、监督、绩效评估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需要阳光政府和公共服务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每年各级两会,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政府的“钱袋子”。今年有多少钱?这些钱又将有多少花在自己身上?日前,省财政厅编制的“预算报告”送到了省人大代表手中开始审议。今年的预算报告除了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透明度,还别出心裁地以动漫形式编制了萌萌哒《阅读指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图例展示,让代表“大账看得明、细账看得清”。
今年的预算草案厚达2200多页,这么多的材料要让每一位代表都能读懂并非易事。从接地气的阅读指南上,我们不难看出财政部门工作的细致负责和主动晒家底的态度,值得点赞。
在百度上搜索“预算公开”,发现不仅广东如此,不少正在召开的地方两会,都在让人大代表读懂预算上费尽心思。除了各种浓缩版、通俗版的阅读指南和阅读说明外,还有图片、图表和视频动画,纸质版和官方微信,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见,公开财政预算,让老百姓清清楚楚地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能够有效监督政府,已成社会共识。
预算不仅直接体现着政府的政策意图,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正如每个家庭都有一本记录家庭成员开支的“家庭账单”,政府财政预算其实也就是一个大家的明细账单。只有管好账,才能当好家。预算公开的道理看似简单,可是,走到今天这一步,却并不容易。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财政预算都属于“国家机密”,不得向社会公开;随着行政改革的加速,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提出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等要求。此后,部门预算细账开始向人大代表公开;2007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财政预算、决算报告,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列为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以此为契机,新一轮预算公开拉开序幕。可以说,从“不得公开”,到“向人大代表公开”,再到“向社会公开”,也使得政府的预算从内部决策变成了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公开决策过程。
预算听起来很高大上,似乎离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政府预算的每一分钱都来自社会公众,其开支去向也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比如,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环境治理,这些我们能享受的公共产品与服务,都与当年的预算有关。让公众读懂预算、参与预算制定和讨论,是公共行政的应有之义。
可是,不少地方的预算报告屡屡被吐槽,不仅外行人看不懂,一些内行也看不明白。条目不够细化,内容不够具体,让人云里雾里。而如今,“一图尽览”“三分钟读懂”,可以看出相关部门从“要我公开”到“我要公开”的巨大进步。只有预算编制更加规范,代表更容易读得懂,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事实上,编制预算需要专业知识,看懂预算并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只要预算足够详细。在这方面,香港地区可以说是值得借鉴的典范,香港特区政府的财政预算透明到近乎“全裸”,一个部门在网上公开的财政预算情况、支出情况能多达数百页,细化到了“一张公务用纸”“一张桌椅的维修”的程度。
不难看出,我们在预算公开方面虽然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显然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比如,目前在网上还很难查询到各个部门的详细预算。比如,钱花出去了,效果怎么样?如何改进?还需要预算执行、监督、绩效评估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而这些,都需要阳光政府和公共服务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
中国青年报:规避监督的预算才会云遮雾罩 2010-03-16 |
中国青年报:规避监督的预算才会云遮雾罩 2010-03-16 |
检察日报:没有预算公开就难有纳税人意识 2009-02-11 |
检察日报:没有预算公开就难有纳税人意识 2009-02-11 |
椿 桦:强制公开“三公”经费,强在哪? 2011-11-23 |
子 丁:政府的账本,如何让群众看得懂 2012-05-04 |
龙艳飞:“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能否帮助孩... 2012-05-30 |
邵 立:为什么网民会反对“突击花钱正常论” 2012-12-26 |
话题圆桌:广州政府“晒”帐本晒破官网 ... 2009-10-26 |
文化点评 2014-12-2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