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债务违约没那么可怕
乔瑞庆
//www.workercn.cn2016-07-25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尽管最近市场有所回暖,市场情绪较为平稳,但是债市风险的警报并未彻底解除。WIND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将有2.72万亿元的公司信用类债券面临到期偿还或提前兑付,而8月的到期量达到4930.4亿元,为下半年单月最高规模。值得注意的是,钢铁等过剩产能行业债券也将从8月开始迎来兑付高峰,届时会有约800亿元债券到期,10月和11月则将分别有大约900亿元债券到期。(7月22日《经济参考报》)

  还债高峰不可怕,可怕的是还债高峰遇到货币政策收缩。下半年,货币收缩的可能性很大。央行官员盛松成已经两次谈论“流动性陷阱”。继7月16日,盛松成提出中国企业出现“流动性陷阱”现象之后,7月21日,又发表了《M1与经济增长背离之谜》,对“流动性陷阱”进行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并明确提出,在解决本轮经济下行问题方面,货币政策有效而有限,应更重视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这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财政政策应该比货币政策发挥更强劲的作用。姑且放下财政政策究竟是否应该更为强劲不谈,仅仅从央行方面看,继续实施偏向宽松货币政策的意愿降低。下半年,央行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基本不会有。

  货币宽松,利率下行,意味着债务人易于借债,借债成本也降低,可以借新还旧。在货币偏向宽松的背景下,债务人的压力没有那么大,违约概率也会降低。而如果货币不再宽松,流动性减少,首先利率上行,债务人借债成本上升,很难借到债,还债压力会增加不少。雪上加霜的是,由于之前借债的企业太多,碰巧赶上了还债高峰,债务人都急需找钱还债,那么货币收缩后对债务人的还债压力会进一步增大。总之,一句话,还债高峰偶遇货币收缩,债务违约概率增加。

  关于债务违约,多数人有恐惧心理。的确,债务违约,对投资者而言是个坏消息,对金融系统稳定也有一定的威胁。但如果说部分企业的债务违约就造成整个金融系统紊乱,似乎又有危言耸听的嫌疑。一方面是因为债务量没那么大,毕竟“量入为出”的传统观念,让中国人对“债务”具有天然的恐惧心,对债务规模一直在控制。另一方面是因为所有企业同时违约的概率为零。所以,对债务违约要警惕,但不要夸大其词。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近期任务。债务违约也许是推动“去杠杆”的一个好机会。债务违约未必就那么可怕!对于那些确实无力还债的企业,就让它违约去吧。总不能为了防止违约,持续“加杠杆”,让其苟延残喘,继续浪费社会资源?对久病不愈者,死亡是一种解脱。

  投资者也未必就害怕企业违约。最近媒体报道,某企业为缓解还债压力,提出“债转股”方案,投资者并不接受,反而提出“破产清算”。市场的竞争机制决定了有些企业必然会被淘汰,个别企业的“破产清算”不是坏事。

  市场的活力在于“优胜劣汰”。一些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的企业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该破产清算就要破产清算,这些企业违约后,及时破产清算,一方面化解了过剩产能,另一方面推进了“去杠杆”,让资金流向更有市场生命力的企业,提高资金效率。也算是“一箭双雕”吧!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