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富士康赴美投资的含义
孙兴杰
//www.workercn.cn2017-01-24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富士康要去美国投资吗?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无意中透露出,富士康将对美投资70亿美元,消息披露出来之后,富士康总裁郭台铭也没有掩饰,承认软银和富士康准备一起对美投资570亿美元,可能会带来3万至5万个岗位。对美投资已经提上日程,但也存在变数,富士康要在美国建立生产基地,还要看美国的营商环境如何。在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的政策导向之下,资本,尤其是实业资本回流美国可能是长期的现象。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阐释了一个核心的议题,那就是购买美国货,雇佣美国人,这样的企业才是好企业,如果美国企业把生产基地放在了他国,商品入境美国就要额外交税。无论汽车还是手机,美国都是全球主要的市场,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对很多企业是有杀伤力的。当多边甚至双边贸易协定退潮之后,美国的市场容量和消费水平依然能够占据世界市场的主导地位。换言之,在产能普遍过剩的时代,进口和消费能力才是真正的市场权力,美国以市场准入作为武器敲打自己的贸易伙伴,几十年来,屡试不爽。这一次,特朗普不过是将这一权力玩到了极致,连美国企业都不放过。

  特朗普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当然要注重实效,过去很多年来,美国经济去工业化,大量的金钱被用于战争,没有用来建设基础设施。制造业已经远离了美国,在金融化的思潮之下,工业是落后的体现。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重新意识到,工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才是国家的支柱。奥巴马就希望恢复美国的制造业,但是力度不够大, 至少没有采取特朗普这样赤裸裸的威胁,如果你敢在海外投资,就需要承担额外的关税。而对于那些愿意到美国投资设厂的“外资”,特朗普是非常欢迎的,尤其是可以带来就业岗位的投资。

  可以预见,特朗普这届政府将会大力“招商引资”,郭台铭等企业家,也是看到了这一机遇和前景,到美国投资至少变得可能,甚至可行。美国发展制造业的一个短板在于,美国没有众多合适的劳动力,这也是制造业在全球转移的基本动力,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都在寻求人口红利。然而,制造业的形态也在发生根本的转变,劳动力节约型的产业越来越多,机器人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富士康也是在寻求机器人代替人力的可能性。当各国开始发展高端制造业的时候,市场的需求也在转变,没有踏上工业化起点的国家,恐怕没有机会进行工业化了。

  并不是说,有劳动力就可以发展制造业,环顾最近三十年的制造业的分布,就可以看出,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特区”,除了劳动力之外,还有土地、能源、水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配套,否则,劳动力的低成本不能降低制造业的整体成本。除此之外,税收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特朗普上台之后将进行大规模的减税,联邦和州政府也希望能够通过吸引投资,扩大税基,提高整体的财政收入。

  特朗普的招商引资的政府无外乎胡萝卜加大棒,如果在他国投资,造成美国就业岗位的流失,特朗普就在推特上恫吓。美国营商环境的改善,尤其是软环境的改变,州政府也愿意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郭台铭说,政治为经济发展服务,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当然,美国的制造业发展并不意味着要回到劳动密集型的模式,而是要布局和占据全球制造业的高端。美国的制造业并不落后,而是集中于硅谷所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这些产业本身对美国蓝领工人的就业拉动不大,另外,这些企业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产物,不可能被特朗普关到自我保护的小黑屋里面。

  富士康到美国投资,也是对美国营商环境的试水,为了配合苹果“回归”美国,终归富士康和苹果也是天作之合。从根本上来说,资本逐利,与金融资本相比,产业资本更具有分享性,至少可以让普罗大众多一份就业的机会,在劳动中实现价值,有助于实现一个有凝聚力和公平感的社会。就根本来说,未来大国之间的竞争,就是能不能构建良好的商业环境,吸引资本,实现产业的升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超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