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金融风险防控应更及时
华智超
//www.workercn.cn2017-09-06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个部门4日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公告称,近期,国内通过发行代币形式包括首次代币发行(ICO)进行融资的活动大量涌现,投机炒作盛行,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

  根据《公告》,ICO被认定为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作为企业或非企业组织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下发行代币,向投资人募集虚拟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坊)的融资活动,在此之前,ICO一直处于缺乏监管的灰色地带,徘徊在法律边缘。

  发行者通过所有者公钥、区块链、随机散列运算等专业术语对代币进行概念包装,声称代币具有成为国际通行货币的潜质。但本质而言,代币就是一串二进制代码,既不是法定货币,也不具备有偿性和强制性等货币特性。也就是说,炒作代币,无异于给电脑中的数字涂脂抹粉,不过是彻头彻尾的金融骗局。

  然而,制度设置的缺失加上认知的滞后,ICO在互联网迅速形成“野蛮生长”之势。众多企业纷纷开发代币网络交易平台,并且创造了种类丰富、价位不同的代币体系。用户只需要一个能够联网的终端,就可以在网站或者应用程式上注册并交易,门槛几乎为零。虽然没有精确的用户统计数据,但以仅有的信息初步估计,投机者遍布全国,数量庞大。

  其实早在几年前,比特币刚刚开始暴涨时,不少经济学者就敲响了比特币的警钟。此外,在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就联合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了比特币的性质,认为比特币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然而,市场投资者追逐暴富心态下的趋之若鹜,在相关规定条款暂时从缺的背景下,让贪婪和盲从无限放大。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数字资产,确实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区块链具有区中心化的特征,没有一个可以统一托管的场所,很难集中管理;其次,互联网交易具有匿名性,很难掌握交易者的真实信息,实施针对性的监管;再则,数字货币没有国界,可能存在跨境套利的问题;此外,数字货币的价格容易被操纵,数字货币的分配非常不均匀,拥有大部分数字货币的少数人因此能够随意操纵价格。为了防止ICO最终发展成“灰犀牛”事件,引入政府的监管和控制变得十分必要。可以说,七部委的联合《公告》,发出彻底清理ICO的最高指令,是对当前形势最及时的干预。

  需要注意,ICO所激起的连锁反应对金融风险管控亦是某种警示。尽管金融是充分调动资本、实现最优配置的现代经济工具,但金融工作始终要围绕风险防控这个核心。金融骗局一旦发展壮大,无一例外都会在投资者撤资之后,以市场崩盘,损害投资者利益告终。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下,金融骗局对金融风险管控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提高对金融风险的警惕性,增强对金融风险防控的敏感性,创新监管方式,才能创造安全的金融环境,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