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月10日中午,江苏泰兴街头的一起车祸,“扶不扶”折射出两种人心。记者了解到,当时,一名男子骑电动车时撞倒一名女子,下车准备扶时听女子说“头疼”,扔下她骑着电动车溜之大吉。这时,路过的奔驰车上下来一位60多岁的大叔,在拍照取证后将女子扶到路边,直到女子表示没有大碍后才离开。
“人倒下来,几个人看见了,但没人上前。”虽然奔驰车主可以理解一些人的行为和当下的社会风气,但“说实话,一开始也有些担心,救人时也要懂得保护自己”。的确如此。近日,不是有民警扶起摔倒的老人,老人醒来后便问:“小伙子你怎么撞我?”令民警哭笑不得。虽然该老人并不是想讹人,只是事发突然,确实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晕倒了,随口问了一句。但是,如果其他老人并非这么想呢?可能有些好心人会被讹诈?
事实也是如此。“既然不是你撞的,为什么你要扶他?”“我明明丢了2万,怎么你偏说只一万,难道想黑一万不成?”而一旦诉之于司法,不管是输是赢,“做好事吃官司”,总让人感到不舒服。因而,做好事,不再让人提心吊胆,甚至“流血又流泪”,就必须学会保护自己。虽说这是一种无奈与悲哀,但总比当“看客”要强得多。
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热议了一个社会问题。“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结尾的一番话因为传递正能量,赢得了人们的掌声。然而,小品是小品,如何医治现实中的“扶不起”,靠扶人要先拍照是必要的,但更必要的是,要加强国民道德建设,构建诚信社会体系,让更多国民血管里流着“道德的血液”,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真正在社会上营造一种“以冷漠为耻,以助人为荣;以讹诈为耻,以感恩为荣”的良好氛围,才能让好心人多起来,让“不敢扶”成为过去时。
当这种教育还没有取得实效前,我们应该宁愿扶人先拍照,也不当“看客”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