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郑渝川:2014年的暴雨内涝还能赖苏联模式?
//www.workercn.cn2014-05-13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5月11日,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雨袭击深圳。深圳有13700多公里的下水道,在暴雨面前仍不堪一击。暴雨中当地150处道路积水,20处片区发生内涝,5000多辆公交车无法正常运营,约2000辆汽车被淹。深圳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调研员陈筱云解释说,上世纪80年代,深圳建市初期也是采用了苏联的城市建设理念,由于苏联降雨较少,排水管道标准较低,这导致深圳排水管道的建设没有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深圳规划部门工作人员也表示,深圳最初仅打算建设一个100万人的城市,而现在实际人口已经超过了1800万。(5月12日新华网)

  所谓照搬苏联模式确立道路和下水道规划、标准,因而无法避免而今出现严重内涝的解释,是不能成立的。深圳市水务局和规划部门的官员在接受不同媒体采访时,“不约而同”提出上述解释,旨在排除规划和水务部门对城市内涝应当担负起的责任——前苏联都不存在,苏联模式好与坏、学习苏联模式应该不应该等问题,已经显得毫无意义。

  深圳真是因为照搬苏联模式才降低了道路和下水道规划、标准吗?深圳1979年建市,第二年设立深圳经济特区,建市初期发展主要限于现在的罗湖区及蛇口。时至今日,深圳罗湖仍有部分楼龄较长的楼房带有苏式建筑痕迹。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和30周年的有关庆祝活动所公开的资料,清清楚楚的显示,深圳这座城市是根据贸易、配套加工等市场发展需要所发展扩大的,规划及城市配套设施建设也是逐渐完善起来的。这座城市从来就不存在1980年建立起来、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变过的排水等建设规划和标准。

  深圳罗湖及蛇口等建成时间较长的地区如果今天出现内涝,确实可能与苏联模式的影响有关;但那些分别在1980年代后期、1990年代、2000年之后才不断出台并完善的新建城区规划,更多的已经受到香港、美国、日本等境外城市或国家城市规划和管理理念影响,怎么还能把责任推到苏联模式头上去呢?

  深圳市规划部门工作人员指出当初规划的100万人与现在人口达1800万的巨大悬殊,意在强调小规划担负不起大社会(消耗)。这也是不尽客观的托词。如前述,深圳这座城市并不是一夜之间建立起来的,所谓100万人的规划其实只是当初建市时有关领导人的构想,在城市发展扩大过程中,建设和规划思路已经经历了不断调整,现今服务于深圳市民的城市规划早就不是以所谓100万人的人口容量来考虑了。深圳市规划和水务部门在千方百计给自己履职不力找借口的同时,真是应该好好想想,该怎么提高现今的排涝标准。

  规划部门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谈及,深圳原二线关外的几个区,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改造滞后,跟不上城市化、工业化扩张速度;不少管道是在建筑建好后才补建的,排水也大多外包给商业公司。这些问题事实上并不是此次暴雨才得以暴露,而是经常因为严重地陷、暴雨造成内涝而进入公众视野。《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晶报》等广东、深圳媒体近年来多次就此聚焦,反复发问,不断督促深圳市及下属的各区重视解决。如果深圳有关方面重视这方面问题,较早响应解决,就不会将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改造滞后一直拖到今天;解决这方面问题原本有着充足时间,深圳市民也给予了主管部门发现和解决问题足够的耐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直到今天,当5月11日的暴雨又一次制造出恐怖记忆后,规划、排水部门还是在几年、十几年不变地重复“建设滞后”、“改造速度跟不上城市化速度”、“排水问题大量外包很难督促”等令人生厌的理由,就是闭口不谈自己有什么责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