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曾经的热点人物“三里屯卖花爷爷”如今成了“世贸广场卖花爷爷”。患有癫痫的儿子已经做完手术,为什么还在卖花?这里的摊位费挺贵的,不少当地人对此提出质疑。世贸广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场此前主动邀请了“卖花爷爷”,为其提供免费摊位。(5月22日《北京青年报》)
“卖花爷爷”的故事经过媒体报道以后,引来如潮爱心,有人捐款,有人买花,最终帮助他还清了欠债,也完成了儿子的癫痫手术。本来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已经很是圆满了,但是最近有网友发现,“卖花爷爷”如今来到了摊位费很是昂贵的世贸广场摆摊卖花,而且一天的收入高达千元。
尽管世贸广场有关负责人为“卖花爷爷”做了一番澄清,表示摊位是临时的,而且是广场方面免费提供给“卖花爷爷”使用的,但这件事不管是对社会爱心人士,还是对爱心活动的救助者、受益人,都有值得反思的价值。首先应该说,爱心是不应该有“终点”的,就像“卖花爷爷”表示的那样,虽然目前家里的债还清了,儿子的手术也做完了,但是以后儿子还要生活,还要治疗,所以他需要有长期的收入来维持。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继续利用“卖花爷爷”的眼球效益卖花挣钱,当然也没有什么。
但是另一方面,虽然爱心不该有“终点”,但也要小心被“浪费”,被“挥霍”。这是因为社会爱心和慈善有“救急不救穷”的特点,因为在多数情况下,需要救助的人太多,但是爱心的力量却往往有限。当我们通过奉献爱心帮助“卖花爷爷”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候,那么就应该把剩余的爱心资源转移到比“卖花爷爷”更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实现“爱心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如果“卖花爷爷”故意隐瞒自己还清外债,儿子做完手术的事实,继续靠打悲情牌来吸引大家买花,那无疑就是对爱心的一种“浪费”,是不道德的。实际上以前也发生过有些受捐助者在治疗好疾病,渡过了难关之后,不愿意把剩余的善款捐给其他人,而想留着自己使用的事情。
虽然我们不是圣人,但受助者这样的想法,势必会给爱心人士带来情感上的伤害。而对于这种现象,法律和制度往往又有鞭长莫及之处,所以最终还是需要受助者的道德自律,在自己度过危机之后,能够想想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而对于社会爱心人士来说,则应该对受助者的情况、信息随时给予关注,避免爱心的“旱涝不均”,让有限的爱心资源优先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