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风 平:地铁禁食的“刚柔”之道
//www.workercn.cn2014-07-09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从7月1日起,《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正式实施。截至当日15时,共实施行政警告12起,行政罚款22起。其中因车厢内饮食而实施的行政处罚8起。地铁车厢禁食从柔性劝导走向强制罚款,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其所引发的关注和讨论,将有助于更好凝聚社会共识,使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地铁车厢禁食具有法理和公序良俗的依据。地铁车厢是公共空间,人们在公共空间的行为具有明确的边界。如果是在家庭这种私人空间,是否饮食、如何饮食都可以自由选择,但在公共空间的地铁车厢,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边界就是不能妨碍、更不能侵害他人。

  法理和道理上都比较清楚的地铁禁食,在具体实施中却远比理论复杂。比如在上海,很多白领的生活节奏较快,工作压力也很大。利用坐地铁的时间吃点简单早餐,很多人都觉得合情合理。这种思想认识增加了地铁车厢禁食的难度。如果市民不是真心认同、自觉遵守,而要靠强制执行,就会增加执法成本。比如,需要投入多少执法人员?在拥挤的早晚高峰,车厢里乘客都几无立锥之地,又如何执法?再者,如果乘客自认为车厢进食没有过错,不配合执法,甚至还会引发矛盾冲突,从而增加执法难度。

  说到地铁禁食,很多人喜欢列举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国家的经验,认为“重典”才能够“治乱”。比如,香港的罚款高达2000港元,台湾的罚款为1500元以上、7500元以下新台币,新加坡最高则达500新加坡元。但不可否认的是,跟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确实存在差距,其提高也有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们的思想观念需要逐步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简单照搬别人的经验,贸然实施重典,只怕旧乱没治,反添新乱。

  事实上,在上海,自从把相关规定列入《乘客守则》后,车厢饮食的现象已经大为减少。随着相关理念更深入传播、更广泛普及,随着市民工作生活状况得到更好改善,当人们普遍知晓、认同地铁进食的危害和不宜,也有足够的条件不必在地铁车厢进食之后,“地铁禁食”一定会成为人们自觉自律的基本守则。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