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农民工是重要的人力资源,而非发展的包袱。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已进入年轻劳动力相对紧缺的阶段,创造农民工稳定就业的产业基础、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步伐,才是富有远见的产业和城市发展战略
今年一季度,全国外贸进出口形势不太乐观,但地处西部的重庆却逆市飘红,外贸进出口均出现大幅增长。分析原因时,专家发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有力推动了这一增长。其中笔记本电脑的加工贸易是主要动力。
事实上,重庆一季度外贸表现格外抢眼已持续数年。原因何在?加工贸易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供给比较充足、成本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笔记本电脑生产加工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低成本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恰恰是重庆的比较优势。尤其是一季度,来自中西部的大量农民工返乡过年,沿海加工贸易强省的不少生产线要被迫停下。此时,由于重庆从事加工贸易的劳动力资源主要来源于本地及周边地区,近年来受益于户籍改革及各种贴心服务,他们的工作作息已与城市工人一样,不再需要把大量时间耗费在返乡路上。就生产竞争力而言,劳动力的有效劳动时间是10个月还是12个月,其差距自不待言。
重庆的事例,再次让我们看到稳定的农民工资源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为城市繁荣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几年来,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受到更多的关爱和尊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也做了大量工作。
从追讨欠薪开始,到建立工资支付长效机制,改善进城就业环境,推进工伤医疗保险,让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打破户籍藩篱,把进城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随迁子女可以异地高考,养老保险可以转移接续……如今,2.69亿农民工在城里的日子越过越舒心。到2013年底,每月2609元的工资性收入已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
但是,近来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部分地区打着“转型升级”的旗号,出台了一些限制性措施,意在将农民工从城市“挤压”出去。这其中存在着明显的认识误区,这些地区片面地把进城农民工视为低素质人口,把吸纳大量农民工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视为落后产业,把农民工谋生经营的小商店、小门脸视为影响城市秩序和形象的“障碍物”,误认为城市、产业升级,就要压缩低素质人口的生存空间。
实际上,不少被视为“落后”的产业,恰恰是有着巨大市场需求的民生产业;被视为“障碍物”的小商店、小门脸恰恰是城里人生活离不开的便民服务。而且专家也早已提醒,有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中等收入陷阱”,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忽视和丢失了能够吸纳大量进城人口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农民工。他们是重要的人力资源,而非发展的包袱。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已进入年轻劳动力相对短缺的阶段,保持产业的多样化发展,创造农民工稳定就业的产业基础,改善他们的劳动待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步伐,才是富有远见的产业和城市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