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台风“威马逊”的登陆让海南文昌灾区成为了焦点。然而,真正制造话题的,却是“伏天送棉被”以及“发霉面包”两个关键词。对救灾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由赈灾物资引发的舆论争议,甚至超过了对灾情的关注。
红会“合理”地向灾区送了棉被,灾民“反常”地收到了发霉面包,事件性质并不相同,可两者的舆论境遇却不乏相似之处。看到伏天送棉被觉得“荒唐”,有网友没来得及搞清状况就把矛头指向了红十字会;灾民收到的发霉面包同一批共计290箱,考虑到救灾物资的总规模,或许不至于成为影响全局的“大事”,但在舆论场中却俨然已成了惊天丑闻。
作为涉事方的红会和海南民政部门,无论是否存在工作失误,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质疑与谴责,一个感到十分委屈,一个感到压力巨大,多少都有些捉襟见肘的窘迫。在同一地接连而至的两起舆情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揭示出当下舆论生态的状况。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决定了这是一个疑问与发掘无处不在的时代。通过网络平台,发生在任何地点的事件与细节,都有可能即时呈现在公众视野之下。那些关乎客观事实的信息有真假之分,但基于事件信息做出的评价与判断,则属于态度、立场和观点的范畴,舆论场不排斥任何个人的见解。这就意味着,没有谁可以回避被注视、被评价、被质疑,舆论和监督是政府和全社会都必须适应的大环境。
反观当下一些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面对舆论和监督常常无所适从,没有积极性:有的一味反感、畏惧,拒绝任何舆论监督插手;也有满不在乎的“淡定”一族,任凭舆论声讨依然我行我素;还有的一旦陷入舆论风波就完全被动,一路被舆论牵着鼻子走——这些不同方向的极端,其实都是无法正视和适应舆论监督的表现。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认清舆论和监督的特性和本质,消除对舆论场寄予的不切实际的要求。事实上,并不存在完美的舆论场。面对具体信息时,不可能每个人都是专业人士,也不可能每个人都对情况了如指掌,要求每个人都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要求每个声音都精准、恰当、理性,不仅不现实,更没有这个必要。
尽管不完美,但舆论场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不能因为其天然的“瑕疵”而轻视其地位。舆论场就是一个混杂的大熔炉,包容万象,各种声音都是舆论场的一部分。理不辩不明,正是靠着以小窥大和“七嘴八舌”的合力,不断追问与逼近真相,充分发掘出社会上存在的或明或暗的问题,最终实现其监督的功能,弥补制度漏洞,维护公平正义。
需要指出的是,政府部门尤其应当注意,舆论场的嘈杂、喧嚣,与理想中的集体克制和理性肯定存在距离,必然也会伴随误解和苛责,有时候,这些成分甚至会表现得极为直接而粗暴。面对这些再“正常”不过的责难,政府部门应当调整好心态和理念,以服务者和权力责任者的身份,承担不同的声音,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接受社会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