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雅 婷:“就算被讹也救人”可贵在哪
//www.workercn.cn2014-07-30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经济理性不能放大,世界不是一个大生意场。良心不能归工商局管

  暴雨中,老人摔倒在快车道上。途经的一辆路虎越野车车主下车扶起老人,并在雨中为她撑伞守候,直到救护车到来。发生在广东东莞的这幕善举在朋友圈中疯传,被无数人点赞。

  更有暖意的是救人车主的一席话。别人问,救老人,被讹怎么办?他说:“讹,最多讹我的钱,但讹不了我的命。如果我不救她,她就有可能死在我面前,不救良心会不安。”

  这话透露出的信息是:车主救人,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一番理性衡量。个人利害和道德行为之间,他听从了良心的召唤,选择了后者。并且,据了解,他还有因救人被讹诈过的经历,依然能做出这样的选择,更加难得。

  曾几何时,受消费主义的冲击,人们的行为选择有一种泛经济化的倾向。最近,韩寒新电影《后会无期》有句台词描绘了这种庸俗的行为观:小朋友爱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经济理性被放大,仿佛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大生意场;所有价值都被化约为成本收益的核算,亏了就是不值。至于是非、对错层面,则想办法虚置掉,一味趋利避害,追逐精致利己。这事出来后,也有网友评论:人家开的是路虎啊,被讹十几万也掏得起啊,俺就算了。这么一算,不救人仿佛还有理了。而这种犬儒主义的“道理”,正是社会冷漠化的病根。

  利害和是非,是人类需要面临的两种价值。用传统中国说法,就是利和义。毋庸讳言,利义之间存在紧张和矛盾,很多时候难以兼顾。现代社会,往往采取大致区分领域的办法,来力求并行不悖。比如,在农贸市场卖菜,那就是要计算利害,老年人来适当照顾是可以的,但赔本不是商贩的义务。这时候,不能举起道德大棒,因为经济行为应该交给市场法则来管。但是,换个场合,小孩掉水里了、老人摔地上了,这时候就不能算账:给钱多我再救人,有风险我不沾包。人有恻隐之心、有道德冲动、有利他之性,这些都是人性中光辉的东西,也是文明社会的必备素质,良心不能归工商局管啊!如果奔着好处去,那这善事就变味了。

  当然,从制度体系、社会氛围上说,应该从荣誉到物质对见义勇为者进行鼓励和表彰,不能让做好事者反而被讹诈,这是另一个维度的问题。理想状态是,见人有难,公民只管当仁不让地救助,后续事务放心地交给社会,用各项制度和举措保障不让好人吃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