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武 洁:“家庭医生”服务如何才算实至名归?
//www.workercn.cn2014-08-15来源: 郑州晚报
分享到:更多

  今年,广州市卫生局要求全市4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与居民签约并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南都记者近日获悉,海珠区目前已完成这一指标,但部分试点机构提出,信息系统的建设落后、全科医生紧缺、社区医院与三甲医院的药物品种难以对接,或将成为制约“家庭医生”在广州铺开的关键问题。(8月14日《南方都市报》)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当然是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改进与提升。不难设想,假如社区民众真的能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确意味着社区卫生服务的脱胎换骨。不过,当信心满满的“家庭医生”服务遭遇缺“医”少“药”的尴尬现实,签约的“家庭医生”服务如何兑现,恐怕才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应当承认,家庭医生数量不足,基层人口与配备的家庭医生的比例不合理,基层医疗其实不可能对民众提供体贴入微的服务,能够做到过场化的体检,就已经相当不错。而除了社区医生的足量配备,社区医生服务的质量也同样关键,假如家庭医生服务并不能对一些病症作出准确的诊断,或是不具备全科医生的素质,其实并不能胜任基层医疗服务的职能,甚至难免因为水平差,而难受民众的认同。

  可见,仅仅是推出家庭医生服务,是不是真的能够让基层医疗人才资源得到补充,并优化基层医疗服务资源的配置,的确还不能过分乐观。事实上,在国外,“全科医生”其实就是“家庭医生”,这类医生有着丰富的医疗知识与诊疗经验,同样也有着不错的收入。而要培养出一个“全科医生”,往往要花费比普通专科医生更长的时间,尽管全科医生在专科上未必要有专长,但要想对门类诸多的医学专科都有所涉猎,并具备相应的诊断能力,同样绝非易事。为了达到全科医生的水平,往往需要在很多科室做长期的轮训。既然做出了诸多的付出,当然需要有回报,“全科医生”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对象,提供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的服务,既然服务对象更多的是高端人群,其收入自然也相当不菲。付出与回报的对等,才能确保“全科医生”的来源和去向可以良性协调起来。

  而反观国内的现状,乍一看是“家庭医生服务”存在缺口,但殊不知,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并非国内医学院校没有培养“全科医生”的能力,恰恰相反,对基层医疗缺乏必要重视,以及家庭医疗服务的基本缺失,其实才是“全科医生”缺乏用武之地的大背景。不难设想,花大力气培养出来的“全科医生”, 假如只能在不受重视的社区诊所待着,不仅地位不高,收入也可怜的话,“全科医生”自然多不了,即便培养出来了,人家也未必愿意去扎根没啥前途的家庭医生服务。

  从这个意义上说,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努力提供贴近居民的卫生服务,这一构想固然不错,但真正兑现服务承诺,其实更需在全科医生的培养与医疗服务重心下沉上加大力度。只有真正给予基层医疗足够的重视与投入,加大基层医疗投入的比重,并着力于社区卫生服务软件的完善以及机制的健全,让公众体会到“家庭医生服务”的价值与好处,让“家庭医生”们也有了职业成就感和体面的收入,“家庭医生”服务的实至名归,才算是具备了前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