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李 成:摒弃“含泪劝告”式报道
//www.workercn.cn2014-08-29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最近,有媒体针对名校热做“降温”报道,称择校及其背后的乱象原因在于“家长名校情结难解”,并导致了“孩子无辜受累”,如“名校压力下少儿精神疾病发病率增多”等。报道本是出于好意的劝诫,但公众并不领情,认为名校情结背后的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公平才是症结所在,“明明是制度的问题,却指责家长,作者太肤浅”。

  其实,这种遭遇质疑的报道并不鲜见。比如:在一线城市“漂”得艰难,就劝“蚁族”回老家回三四线城市生活;房价太高,就劝年轻人租房子;大学毕业不好找工作,就劝农村孩子不要上大学……

  有人将这种论调统称为“含泪劝告”:试图通过动之以情理、晓之以利害,改变人们已经形成的观念和做法,从而使个体问题和社会问题随之缓和、稀释。姑且不论“含泪劝告”式的说辞,对真问题的解决有益与否,仅就舆论引导而言,已被传播实践证明是失败的,至少在上述的案例中,没有哪个不是骂声一片。何以至此?

  其一,“含泪劝告”的立场不对。带有劝慰、说教或心灵鸡汤意味的“说服”,把自己置于不食人间烟火的“客观”之境,没有设身处地地站在普通人的立场,没有考虑普通人的需要,“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缺乏同理心的报道,不仅不合“现实潮流”,而且不顾“常人理性”,自然得不到共鸣,也就难怪网民质问:难道你不这样吗?

  其二,“含泪劝告”的方向不对。此类论调建立在简单化的归因基础上(如情结之类的标签),无视复杂性,回避真问题,隔靴搔痒。不说如何调整解决结构性、现实性问题,却试图调试改变主体选择;不尊重人们用脚投票的伟力,总幻想理念灌输的魔法。比如,将名校热归咎于家长的“名校情结”,有避重就轻、因果倒置之嫌;问题求解寄望于家长的“醒悟”,有降温不退烧、治标不治本之失。

  其三,“含泪劝告”的方法不对。“含泪劝告”者出于介入现实的急切心态,意图“矫枉”实则“过正”,走向跷跷板的另一端,缺乏对问题全面辩证的认知。毕竟,一部分“事实”并不能证伪另一部分“事实”:名校压力造成了一些“精神疾病”,不能否定更好的师资、环境和成绩等“大概率”事实;心理医生、教育工作者的视角,也无法代替家长和学生的声音与考量。

  可见,“含泪劝告”式报道有姿态高蹈之过,也有采写失衡之失。摒弃“含泪劝告”,需要媒体人放低姿态,以平实的心态、辩证的思维直面现实,不回避、有担当,让报道有理性的深度,也有感情的温度,有人间烟火,也有人文关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