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现代快报》报道,因涉嫌克扣国家补助学金和减免的学费,丹阳市吕凤子工艺美术学校遭到200多名学生实名举报。丹阳市教育局调查发现,共有37万元应发放给学生的助学款被校方截留,该校6月底被要求整改。目前,因整改不到位,丹阳市纪委正在进一步调查。
学校本应是教书育人,让学生们长知识、学本领的地方。然而,这家位于丹阳市的职业学校却成为了自己学生的举报对象。学生们向市教育局发送举报信,积极维护自身权益的行为当然值得肯定。但从报道中可以看出,助学款项被校方截留的行为自2011年就已经开始。不难想象,如果这次没有学生们的积极举报,那么校方的这种错误行为还要持续多久才能被纠正呢?整个事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国家财政拨给学生的资助被克扣,校方的责任一定需要认真追究。这些钱都去了哪里?为什么没有发放到位?为什么整改如此之难?除了管理不规范外,背后是否还有触犯法律的行为?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给公众清晰的解释。报道显示,截至目前相关政府部门接到举报后还是很重视的,丹阳市纪委、教育局、财政局、审计局等部门都先后参与到事件调查中。对于记者关于调查结果的询问,政府负责人表示:“出于保密需要,不便公开调查进展情况。”虽然我们不太了解对整个事件的调查是否真的需要那么高的保密程度,但在真相出来之前,我们还是愿意耐心的等待结果。
在这里,我们还应向政府部门再追问一下,国家财政给学校拨款,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们解决后顾之忧,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政策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相关部门在助学款项发放时是否尽到了监督的责任呢?把这样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本身显然是“懒政”的表现。实际上,针对每笔款项的发放,相关部门都应有专人去进行监督、核查,确保款项惠及到真正有困难的学生。这种监管行为也应该成为一种机制而落实到每一项针对困难人群的援助过程中。
丹阳市职业学校发生的这一事件,显然说明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