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徐元锋:火塘该如何安放
//www.workercn.cn2014-10-09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两个月前,拉祜族群众何先荣家的新房子盖好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两层小楼,宽敞明亮,外墙还专门做了拉祜族图腾——葫芦的装饰。可让他头疼的是,打小就习惯的火塘没地方安置了。

  火塘之于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同胞,既是文化载体,更代表家的味道。火塘就设在堂屋的正中间,可以烤茶做饭,可以围坐着家长里短;夜里听完老奶奶讲的传说,就围着火塘酣然入梦——火塘成为一个民族的薪火相传。所以一些民族的火塘从不熄灭,一些民族的火塘不能跨越。

  外来者也许看不上把屋子熏得黢黑的火塘,在屋里觉得呛得慌。但这红彤彤的塘火,既能满足山地民族取暖的需要,还能防止房屋的木架招虫子。文化就是这样——发轫、生长于一方水土,相融于周遭环境,没有高下尊卑之分。

  如今社会变迁了,盖实木结构的大房子不现实,家里不靠火塘取暖,刷白的房顶和家电也舍不得熏黑。少数民族群众家里没了火塘,有人哀叹:他们在自己家里失去了故乡!

  现代化潮流面前,一切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都得接受“审判”,这和哪个民族关系不大?往远古说,“火塘文化”也是这么“胜出”的。文化要为生产生活服务,再“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群众,也有拥有现代生活的权利,外人不能强求他们“削足适履”。

  只是,人的精神世界难免“多愁善感”,传统不可能一刀切除。许多一生与火塘相伴的老人,说什么也不愿搬进新房子。扯远点说,在异地扶贫搬迁中,一些生活在高寒山区的民族群众被从窝棚里移民进坝区的新房,却又甘心跑回去“吃苦”的事并不鲜见。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看,人好比一棵树,移来挖去难免“水土不服”。

  如此看来,安放火塘并非小事。关键是,如何妥帖地处理好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关系?这种纠结对一些社会发育程度本来较低的少数民族群众来说,更有切肤之感。

  不妨换个角度看:火塘要放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来决定放哪里。现实工作中,有些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太过“强势”了:重视民生问题有余,重视精神文化不足。“新家园”拔地而起,群众养猪却要用摩托车把猪食运到“养殖小区”里,遑论考虑火塘了。剧烈进行的社会改造中,两个“话语权”都很弱:被“改造”的群众和懂他们的专家学者。结果是,少数民族群众自己家里水管坏了后,却跑到乡镇府去反映:“你们的水管坏了!”

  扶贫改造中,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扬弃之间,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其中奥妙,不外乎工作细心一点、步子稳一点,抱“帮群众做事”而非“替群众做主”的态度。这种体现人文温度的决策理念和机制,需要科学的“政绩观”为指导,而非急功近利出成绩。再具体说,项目资金配比也要均衡,不能有钱的部门“大干快上”,没钱的部门看着干着急。最好规划时大家在一起商量好,按照兼收并蓄的方案实施。

  火塘该如何安放?说到底,需要尊重少数民族群众自己的意见。作为一种“折中”的方案,在云南针对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过程中,许多群众选择把其放到厨房的一隅。地方政府此时顺应民意,再帮群众设计甚至盖好厨房,终于“两全其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