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幸福没有那么容易,才会特别让人着迷。身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国都,望一眼蓝天,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幸福。天刚刚放晴,其实心里既忐忑又坦然,忐忑的是不知道这样的晴空能维持多久,几小时还是一天两天?坦然的是过不了几天,还是会中“霾”伏,索性坦然面对,好日子过一天算一天。
刚刚过去的一周,首都的人们实难幸免吸“毒”,并纷纷在微信朋友圈上传“腾云驾雾”、“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图片,其实故事已无新意,只是图片的视觉效果此番更加离奇,此前各方在面对大气污染这个顽固分子时立下的军令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愈发显得苍白,人们越来越丧失信心,只好无力地在用手指发出戏谑的求救信号:十面“霾”伏,这道货真价实的国家治理难题,有解,无解?
近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都在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话题展开广泛讨论。那么,治霾的成效如何,一定程度体现着国家治理能力的高低。别小看了随手转发的朋友圈图片,只有读懂这些普通人的幸福追求与困惑,才能理解当下中国的生态困境。治不好环境污染这个病,中国前行之力必将气血不足。
霾问题的出现和引起重视有一个过程。它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变化而逐渐进入人们视线的,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空气污染也随之进入密集高发期。人们在关心收入和消费的同时也发现,若不更加注重生活品位和身心健康,就会出现“人没了,钱还在”的场面。
我们的日子的确越过越好,可更加紧迫的生存环境问题带来的忧虑也陡然增多,汽车渐入家庭,却给城市上空带来雾霾;农产品日益丰富,可农药残留与重金属污染则令人提心吊胆;家居装修日渐美观,甲醛污染成了烦心事。如此多危害人们生存的事儿,即便再丰盈的物质增长,那也是不见绿水蓝天的增长,那也是打了折扣的小康生活。人们开始醒悟,从高层到百姓,所以我们现在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就是让以人为本引导我们的现代化进程,防止我们在发展的快车道上迷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就是要纠正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急功近利、拜金主义、纵欲骄奢、恃强凌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漠视人的主体性和尊严福祉的负面现象。
以雾霾为代表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面对,怎样破题,老百姓着急,政府也挠头。如果政府仍然嘴上喊得厉害,而在制定决策时仍看重“金山银山”,那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必然会成为牺牲品。这时候,必须要我们的刚性制度出手,有效约束各级政府“竭泽而渔”、“饮鸩止渴”的作为。治霾,就是要出台和完善制度,重塑官员的政绩观。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雾霾治理工作,要尽快凸显法律的分量。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霾,有两方面好处。一是为节能减排划定法律红线,增加乱排乱放的法律成本;二是可斩断地方环保部门与污染企业的利益链,依法追查环保领域的“苍蝇”和“老虎”。从诸多西方国家城市治理雾霾的经验来看,加强和完善环保立法,是有效治理环境问题的关键。
纸上聊霾和空谈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没有实质意义。但是抓住法治这只手,能让有效治霾变得触手可及。我们仍然有期待,治霾不光靠政府,也得靠我们的守则和自觉,保护环境若能达到一个“民有耻且格”的状态,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好时光,也就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