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每到岁末年初,党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撰写总结报告是例行之事。就在去年12月下旬,中国政府网也在首页挂出专题,总结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情况,还邀请网友对各省各部门信息公开的实绩进行点评。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出具报告梳理上述公开信息,指出此次公开略嫌亮点不足,主因在部分政府及部门的信息公开工作缺乏内容,体现在总结上就是“寥寥数语,底气不足”,或停留在“表扬与自我表扬”之上。
毋庸置疑,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将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客观表述出来并没有什么不对。只是,在说明成绩的同时,应该更多地总结背后的原因,以便形成经验性的东西加以推广;应该更多地分析仍然存在的问题,然后明确思路加以解决。况且,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是否真的取得了总结中所说的成绩,还得看百姓所反映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解决。与其“表扬与自我表扬”,不如多听听百姓对本部门、本地区信息公开的看法,看看他们对哪些方面给予肯定、又认为在哪些领域仍存不足,然后将这些信息毫不掩饰地写进报告,作为接受社会监督的依据。这种“政音”与“民声”结合的总结,才是真正的“中国好声音”,也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公开本身应有的积极意义。
除了关注“民声”,政府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还不妨多做些细致活。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缺乏政府信息公开的细化标准,地方政府也缺乏信息公开的经验,使得政府信息公开始终不尽如人意。面对这种状况,可选择重点领域细化公开标准,再以“负面清单”的形式明确免予公开的信息范围,只要是不属于排除事项的信息,各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原则上都必须予以公开。有了明确的靶子,有关信息公开的总结或许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通篇表扬情况的出现。
话又说回来,这是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首次进行全面信息公开,是全面深化改革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值得点赞。相关部门和政府应从此次信息公开后的社会反映中看到自身的不足、找准百姓关注的焦点,为有针对性地做好来年工作打好基础,这些才能多一些掌声、少一点吐槽。
李 宁:拿什么督促地方政府公开“三公”经费 2011-05-06 |
乔新生:政府信息公开,义务岂能转成权力 2011-06-03 |
新华网:预算信息公开不来点狠招不行 2010-01-23 |
“笔误” 2012-07-11 |
政府信息公开 2012-10-12 |
刘国强:政府信息公开,实效比亲民更重要 2014-01-24 |
“自我表扬” 2015-01-13 |
新闻观察:政府信息公开别“自娱自乐” 2015-01-14 |
政府信息公开别“自娱自乐” 2015-01-14 |
政府信息公开:并非做不做两可的事 200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