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架从哈尔滨飞往北京的飞机延误两小时才能起飞,正在机场候机的一名乘客此时恰好就接到电话,称可以办理退票。实际上,这很可能不是航空公司的“温馨服务”,而是近来一种新型的诈骗方式。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浩浩荡荡的春运大军正奔赴家的方向。正当人们步履匆匆时,骗子也没闲着。春节临近,警惕各类“退票”诈骗尤为迫切。
谴责诈骗者的同时,我们的航班号、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究竟是被何人出卖?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春运是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出行高峰,也是各种涉及交通的诈骗最容易发生的时期。机票“退票”诈骗,其实也不止一种手段,买了机票之后可能还需“突破重围”,才能踏上回家之路。一方面,在购买了机票之后,个人信息也许就已经掌握在了骗子手上。新闻中就有报道,距离出发还有一段时间,就接到电话称飞机因故障停飞,可以退票。另一方面,“技术含量”更高的一种手段就是到了机场发现飞机真的已经延误,这时候才接到诈骗电话或者短信。如果说前者还稍容易分辨的话,后者如果不是经验丰富、警惕性强的乘客,上当受骗的概率大大增加。
电话诈骗并不新鲜,很多人也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早已有了“火眼金睛”。但若对方能准确地掌握你的个人信息,包括航班号、电话号码、姓名等等,普通乘客还能不能分辨出哪个是骗子,哪个是正规客服?比起“猜猜我是谁”这种“1.0版本”的骗术,机票退票这种骗术之所以更难辨识,主要就是个人信息泄露得更为彻底,甚至是正规公司掌握不了的信息骗子也能掌握。至于个人信息到底是从哪个环节泄露出去的,追查难度可能也很大。一者,如今订购机票的渠道越来越多,电话、官方网站、实体代理商、第三方网站等等,每订一次票,都可能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扩散了一圈,到底是在何时何处被泄露的难觅踪迹。二者,是电话诈骗的主要“作案工具”电话号码如今也能伪造,比如不少诈骗电话都以看起来比较正规的400开头,甚至还有的可以假冒为110来电,防不胜防。
眼下的春运高峰期,主动防范电话诈骗的必要性更加凸显。如果说常坐飞机的乘客经验比较丰富,还有一点分辨骗子的能力,那么更多在春运期间首次坐飞机的外来务工人员,或者是坐飞机次数不多的人,对这一诈骗类型的敏感度无疑是更低的。新闻报道中可见,不少遭遇机票诈骗的就是外来务工人员。不止飞机票,连火车票也可能遭遇手法雷同的退票诈骗。
虽说诈骗手法更隐蔽,信息泄露更彻底,但只要做好事前防范,注意几个关键常识,也可避免踏入陷阱。首先,乘客自身还是要多留个心眼,尽量在官方网站订票。接到电话后如果不放心,一定要回拨到正规客服去查询。其次,任何诈骗,最终都是要通过转账、获得银行密码、信用卡授权等形式来完成的。而正常企业通常不会要求客户口头告诉这些关键信息。一句话,无论怎么被忽悠,只要涉及到转账的,多半有问题。任何情况下都捂紧荷包,不失为聪明之举。再次,正规企业也可有所作为,比如在售出票上打印一些防骗提醒,告诉乘客只会用某一个特定电话号码进行联系。而在实体售票窗口等处,也可竖立一些警示牌,列明几种常见的诈骗手段。多一些提醒,多一份小心,就可能少一个受骗的乘客。
燕赵晚报:“以药养医”逼良为娼 2010-01-15 |
燕赵晚报:“以药养医”逼良为娼 2010-01-15 |
张渤宁:多绕了三五圈与城市失信 2011-02-12 |
邓海建:铁路何以“骗子承包,厨子施工”? 2011-10-21 |
孟 楠:脱去“黄马褂”真心解问题 2012-01-19 |
哪些公务员在卖我们的信息? 2012-05-02 |
王 地:高富帅,屌丝想对你说…… 2012-05-24 |
盗版字典进校园 2013-05-06 |
邓海建:谁逼着家长哭求补课? 2013-10-22 |
学术“有价” 2014-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