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62个城市(镇)启动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力争到2017年各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城镇化,无成熟案例可循,无固定模式可考。此番试点,正是为了以点破面,探索出一条新路来。
路子走得通,关键得确保目标正确、方向对头。当下,一些地区就走入了误区,把城镇化搞成了城乡一律化。有的“以城吞乡”、“逼民上楼”,一股脑地将良田美舍、青山绿水变成钢筋水泥、高楼大厦;有的一个模式“齐步走”,清一色地建成大马路、大广场、大园区。殊不知,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急于求成、大干快上,不仅为百姓生活增添不便,还为长远发展埋下隐患。城镇化的路子越走越宽,应当“因天材,就地利”,实事求是地宏观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城镇化的主体是人,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农民进入城市,为的是追求更好的生活。但事实上,“农民”到“市民”的过渡远非想象地那般顺畅。买房落户、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种种“硬骨头”让很多人感叹“城市留不下”;土地不足、就业困难、心理落差等种种“绊脚石”又让其坦言“农村回不去”。对于“两栖”人群的尴尬,我们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当务之急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消化掉“胃里积食”,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财政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探路城镇化更绕不开一个“钱”字。在这样的压力下,不少地区的城镇化过度依赖公共财政投入,时常陷入寅吃卯粮、举债度日的困境。更有甚者,解决不好“钱从哪来”的问题不说,还变着法子腾挪成“肥肉”,巧立名目、中饱私囊。扭转这一局面,需要我们尽快构建起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拓宽融资渠道,针对不同项目设计差别化偿债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等,均是值得一试的方法。
越是复杂的工作越要抓到点子上。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涉及的事项千头万绪。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解决好“人到哪里去、土地怎么用、钱从哪里来、布局如何优化、管理如何科学”等重点问题。一砖一瓦不马虎、一张蓝图干到底,就一定能够开拓城镇化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