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杨 华:让“组织”的力量更好发挥
//www.workercn.cn2015-03-04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想象中的家乡总是青山绿水,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乡亲们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但是,每次正当近乡情更怯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不忍瞅第二眼的“脏乱差”,瞬间把人从诗意和想象中拉回现实。

  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普遍存在,地方政府部门和一些专家学者也给予了高度关注。随着城市消费品“上山下乡”,塑料袋、泡沫、化纤制品等白色垃圾也快速侵入农村。面对突如其来的白色垃圾,老乡们选择了以下几种应对方式:一是焚烧,虽然简便易行,却带来了进一步的污染;二是丢在公共空地或树林里,方便了自己,却造成了无人负责的“公地悲剧”;三是扔在河里,结果垃圾冲走了,污染留下了,记忆中清水长流的河变成了臭水沟。农民这样处理,个人家里是干净了,但整个村子的环境却更趋恶化。

  农民不爱护环境吗?有人说是意识问题,认为生活在前现代社会的农民还不具备环保意识,其实,父老乡亲对垃圾成堆的现象都深恶痛绝;有人说是素质问题,认为农民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但在没有垃圾桶的农村,丢在哪里不是乱丢呢?还有人说是因为缺钱,但只要看看返乡农民工走亲访友的人情消费,就知道钱并不是最紧迫的问题。那么,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

  其实,对于治理垃圾,农民不是没想法,而是没有行动。没有行动的原因则在于没有有效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今年春节,我与另外一名在外工作的老乡,一起协助村小组组长组织村民修建垃圾处理池。总体思路是,把村小组利用起来,组织每家每户至少出一个工,资金由小组与村民共同分担。大家心往一处想、劲朝一块使,利用春节打工者返乡之机,过年之前就把垃圾处理池建起来了。组织的力量由此彰显。

  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看起来积重难返,但如果把农村基层组织真正运转起来,可以凝聚起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力量。基层组织是治国理政的地基。农村基层组织既具有国家法律的规范合法性,也能得到农民的认同,关键是要真正发挥作用,积极组织农民参与集体建设,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责任心和使命感。惟有这样,基层组织才能起到战斗堡垒作用,扮演骨干和中枢的角色。

  “三农”问题千头万绪,关键就在于要有一个敢于正面问题、敢于负责任的基层组织。农村和农民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如果能够将农民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就可以为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