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张玉胜:医治“护士没耐心”,有了“方子”还缺“药”
//www.workercn.cn2015-03-19来源: 新华网
分享到:更多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要求持续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杜绝态度不热情、解释没耐心、服务不到位等现象。

  其实,大多数护士是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每天兢兢业业,“护士没耐心”只是个别现象。但作为医院实施救死扶伤行为的一部分,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护理质量,不仅事关患者的病体康复和医疗机构形象,更成为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通知》作为指导性文件,可以说是给“护士没耐心”现象开出了药方,但“药到”才能“病除”,医治“护士没耐心”,需要相关群体做出实质上的改变。

  人常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护理工作上的态度不热情、解释没耐心和服务不到位等现象,其背后存在着爱心缺失的道德短板。“护士”不仅是基于生计考量的职业分工,更应是一份呵护生命的爱心事业。医疗行业常常把拥有爱心、耐心、责任心的“三心”,视为其进门入伍的执业底线。这种“爱”,既诠释着尊重生命、珍视健康的人道主义精神,更体现为忠于职守、心系患者的爱岗敬业作风。有了把职业当事业、视患者为亲人的思想境界,医院的护理自然就会脸好看、话暖心、事到位。因此,医治“护士没耐心”,“护理有爱心”的教育和引导不可或缺。

  好态度需要好心情。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员,“护士没耐心”也许与其自身的生活烦恼和工作压力不无关联。比如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晋升空间仄等。设身处地地为护士着想,合理提升其薪酬待遇,切实帮其排忧解难,是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无可旁贷的分内职责。正所谓“要让马儿跑得快就得叫马儿多吃草”。坚持既讲奉献精神又讲权益保障的理事原则,才是客观公允的正确做法。

  围观“护士没耐心”,还需将其置于改善医患关系的大格局上做文章。服务与被服务的和谐关系,应当建立在彼此尊重、相互体谅、平等对待、换位思考的公平基础之上。尽管“顾客是上帝”可以通行于所有的商业和服务性行业,但服务者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同样受法律保护。我们要求护士用“三心”服务,但作为患者也不能罔顾护士的职业尊严。一些患者或家属“盲目维权”,对护士呵斥责骂甚至殴打伤害,试想,一个不懂得人格尊重、有钱就任性的患者,如何会享受到好脸相迎的热情服务?

  决策善意要靠接地气的可行措施来实现。“护士没耐心”原本就是一个难以精确画像、缺乏量化标准的模糊性概念。以行政性的“通知”发出禁令,不乏教育与警示意义,但真正发挥制度约束的功效,还需完善包括考核评估、行业自律、患者监督、奖惩问责等在内的监管机制。唯有祭出教育、关怀、监督、问责等综合性手段,“护士没耐心”的护理窘况才有望得以根本性好转。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