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如果真出现了意外,这笔钱怎么继承,有哪些手续、程序、途径需要遵循,大多数公众恐怕还不是太清楚。老百姓的养老焦虑,也不止于信息公开的层面。
谣言又被击破。24日,人社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之前网上流传的养老保险死后“充公”的说法,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如果参保人员死亡的,无论是在职时去世还是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去世,其个人账户储存额的余额,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可以依法继承的。直截了当的回应,让非议和恐慌再次远离了公众。
这次回应,非常及时。其实,道理也不复杂。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分两块,一是社会统筹,二是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是从个人账户的储存额中列支。如果长寿,储存额不够时,可转由社会统筹部分列支;相反,如果不幸早逝,个人账户也属于个人所有,当然会依法继承,不存任何异议。
阳光是最好的“破谣器”。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的不断健全,包括社保基金个人账户在内的私有财产保护,将会越来越明确。一方面,社会统筹体现了“统筹互济”的关爱原则;另一方面,个人账户的余额属于劳动者的“私财”,没人可以侵吞,可放心地由本人及其继承人享有。对此,法律法规“丁是丁卯是卯”界定得很清楚。
但,还是有一些疑问。比如,如果真出现了意外,这笔钱怎么继承,有哪些手续、程序、途径需要遵循,大多数公众恐怕还不是太清楚。特别是,倘若出现了多个法定继承人,互相之间出现争执,谁来裁决,会不会出现多部门互相扯皮。这些担忧并不算杞人忧天,也应该多给出一些阳光答案,让养老金没有谜题。
类似的,不少涉及民生利益的问题,都还有待明晰。比如,之前关注的公积金提取、异地划转,还有至今尚未破解的医疗保险全国统筹,以及社区维修基金的沉睡。可以说,市场经济越往前发展,关于公民私有财产权利的议题,便会不断浮出水面来。这时,如果没有及时、专业的回应,很可能激起普遍性质疑,甚至让谣言在质疑中放大、膨胀。
依法公开,主动回应种种关切,体现了政府的现代治理能力。可能有的部门觉得太麻烦,都列在法律法规里边了,红头文件也都发了,还有必要反复说吗?要知道,越是主动说、提前说、通俗说,越能换来老百姓的认可,也降低了治理成本。
话说回来,老百姓的养老焦虑,也不止于信息公开的层面。养老金入市的试点,个别省份账户的做实,在操作层面都须再加把劲。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成效,大家才会买账。毕竟,老年社会的脚步,已经日渐临近,政府部门的责任与担子推不掉、卸不下,只能勇敢担当,别无他途。人民的信仰,民族的信心,也只有这样才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
养老金亏空 2011-12-28 |
中工时评:养老金入市宜分“轻重”与“缓急” 2012-03-23 |
谁来弥补两万亿养老金账户亏空 2012-12-19 |
话外音 2012-12-19 |
化解养老保险风险需改革线路图和时间表 2012-12-20 |
新闻观察:化解养老保险风险需改革线路图和... 2012-12-20 |
中工时评:养老保险基金不必谈“空账”色变 2013-01-05 |
冯海宁:养老金入市收益应向“个人”分 2013-04-01 |
舒圣祥:养老制度改革谁最有发言权 2013-10-18 |
华西都市报:“养老险互转”还有许多细节待... 2014-0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