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有了新进展:目前,打人者张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拘留,女司机卢某的身份证号、生活照等个人信息被公开,还有大量未经证实的车辆违章信息、开房记录以及疑似“艳照”等遭网友披露。针对网友泄露卢某隐私的行为,卢某的父亲已经报警。
从事发之初网友一边倒地愤怒声讨施暴者,到行车记录仪显示卢某曾数次别车让舆情反转,到如今卢某的个人信息被“人肉”,舆论已经过多次变奏。不过,相较于涉事双方孰是孰非的争论,更值得思考的是一些网友的逻辑。
认为女子挨打与违章驾驶有关,尚可说得通,但这件事这跟她开房有啥关系?可以看出,多数理性声音对此提出质疑,但也有一些人对舆论推波助澜。这些参与者中,有多少是希望借机吸引眼球的媒体?有多少是惯于从八卦的视角看新闻的窥私者?有多少是趁机浑水摸鱼的淘宝商家?还有多少纯是出于好奇或义愤心态的转播者?这些很难确切统计,但正是大家的共同作用影响了舆论走向。
事到如今,一个最初被人同情的受害者,已被舆情转化成为一个“罪有应得”的人,而当初施虐者变成似乎成了“替天行道者”。这其中,“开房记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一些人的心中,似乎有一个天然的逻辑存在——开房次数多暗示作风有问题,而作风有问题意味着道德上有瑕疵。
在一些人的思维中,“作风问题”几乎已成为一个负号,足以把一个人的所有行为、外界对其的评价扭向反面。这一点,在几年前的“摸奶门”中有所体现——当时,某执法机构合作员工滥用公权,将用于处罚的视频发上网络,被曝光者本来是隐私权受到侵害的受害者,但因为有“摸奶”这一举动而被疯狂“人肉搜索”和攻击。原本是非很明确的一件事,因为道德批判的无底线介入,最终变得含混不清。
这种状况在“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中,也有所体现。坦率地讲,在整个过程中,双方各自都有责任。但从结果来看,女子身体所受的创伤和社会舆论造成的精神伤害,远远高于打人者。而这两者是超乎她实际过失应当承担的后果,是施暴者和网友强加给她的。她实际遭受的,是一种群体对个体的恶意伤害。
仔细想想,这样的情形,在此前发生的“学生给老师打伞”之类的热点新闻中也有体现。人们对个体偶然的过失,不是采用“治病救人”的宽容态度,而是极尽恶意揣度之能事,恨不得“一棒打死”,将一个偶然事件恶意放大到令当事人都难以承受的地步。这种做法,不是勇敢,更不是机巧和聪明,而是懦弱和阴暗。它很可能会恶化社会空气,丑化攻击者本人,并且让社会的思考方式离理性越来越远。
发布个人信息之类懦弱举动,只是某些人躲在阴暗角落里的暗施冷箭,它至多只算是一根导火萦或一点火星,抛洒在有免疫能力的砂土或水渠中,倒也掀不起什么恶风邪浪来。但是,如果它抛洒的地方,正是一个油库或一辆装满火药的车子,那后果就难以想象。前者,就是具有理性思考能力、能够分清谣言和真实情况的智者;听风就是雨,语不惊人死不休,逻辑思维混乱的人,则是后者——他们往往将每一条热点新闻,推到一个很雷很爆炸的位置。
而一些十分荒唐的逻辑,在这些人眼的行为中得到了充分印证——比如,为证明某女人该打,而曝光她开房的记录;比如,为了不同意某人的观点,就造谣诽谤对方养过“小三”。这种推导方式,跟笔者小时候看到某单位因为怀疑某寡妇作风有问题而不分房给她一样。任由这种“坏逻辑”作恶,必然会引发更多的悲剧。
因此,回到事实本身,有事说事,各自负各自的责任,处理事件本身,而不是事以外的其他因素,对当事个体抱以最大限度的宽容与同情,才是事情的最终解决之道,也是文明与理性的解决方案。它与野蛮与不着调的胡搅蛮缠,有天壤之别。曝“开房记录”是群体侵害个体的坏逻辑,这种逻辑,曾经和正在制造的悲剧,深深地伤害着社会的平安与稳定。
孙瑞灼: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值得期待 2012-04-19 |
娄士强:纠正“到此一游”,批评也要文明 2013-05-28 |
快评论 2013-07-05 |
石述思:公民不能成为“透明人” 2013-08-14 |
微议室 2013-08-16 |
民生视点:公民咋变成“透明人”? 2013-08-18 |
公民咋变成“透明人”? 2013-08-18 |
人民日报:降低信息时代“裸奔”风险 2014-09-17 |
一周道德点击 2015-04-24 |
武汉晚报:私人信息被倒卖呼唤立法保护 2010-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