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医师协会5月27日发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2014年的调查中,65.9%的被调查医师对自己的收入不满,很多医师认为提高医师合法收入对治理红包、回扣,以及缓解医患关系紧张都能起到积极作用(5月27日中国新闻网)。
在2009年、2011年的该项调查中,认为付出与收入不相符的医师均超过九成。随着医改的推进,医师对收入的满意程度有所提高,但2014年仍有超过六成医生不满自己收入。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许多网友不屑一顾,认为医务人员不过是得了便宜卖乖,拿着红包回扣哭穷。
诚然,发生在医院中的红包与回扣乱象备受舆论诟病,然而应该看到,并非所有医生都有灰色收入。换个角度讲,一些医生之所以为蝇头小利折腰,也有合法收入较低的原因在内。因此,“超六成医生不满收入”并非矫情,而是折射出当前医疗体制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医生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的职业。医学本科需要读5年,医学博士(本硕博连读)需要读8年,除了接受正规的医学教育外,毕业后还需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名合格的医生培养出来,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同时,医生工作强度高、压力大,白天黑夜连轴转成为常态,而且不能出丝毫差错,这种身心付出也需要相应的物质回报。按照国际惯例,医生属于收入最高的行业之一,平均工资应为社会平均工资的4倍到6倍,但在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19倍。广东省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医学类毕业生平均就业薪酬最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中,医学类排名倒数第三。
医生付出缺乏合理回报,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方面,影响医生的职业忠诚度,少数医生通过红包、回扣、过度医疗等“堤外损失堤内补”,从而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激发了医患矛盾。另一方面,制约了医学人才队伍的培养。目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生报考医学院的热情下降,优秀学生不愿学医、从医,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学医。还有的学生埋头苦读几年医学,毕业后却找了专业不对口的工作。目前我国每年培养的医学毕业生都在60万人以上,最终穿上白大褂的只有约六分之一,高昂的培养成本被白白浪费。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说过:“在一个社会中,医生和律师的劳动报酬应该比较高,因为我们把健康委托于医生,而把财产有时甚至是生命和名誉委托于律师。”面对“超六成医生不满收入”的现状,有必要重温这条至理名言。近来不少专家学者提出“高薪养医”,就是因为看到了这一问题。当然,高薪绝非简单的一涨了之,而是应通过理顺医药价格,挤掉药品、设备和耗材等费用水分,还原医疗技术服务价值,使“以技养医”取代“以药养医”。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让收入与医生的劳动价值、服务意识成正比。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广大医务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愉快地看病,在阳光下看病,也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学子爱上“白大褂”,确保医疗卫生领域人才辈出。
扬子晚报:医生抱怨收入低其实是个伪调查 2009-04-27 |
钱江晚报:医师叫穷,病在体制 2009-04-27 |
广州日报:医师收入调查犯了常识错误 2009-04-27 |
钱江晚报:医师叫穷,病在体制 2009-04-27 |
扬子晚报:医生抱怨收入低其实是个伪调查 2009-04-27 |
广州日报:医师收入调查犯了常识错误 2009-04-27 |
新华网:剔除红包再来讨论医生报酬 2009-04-27 |
新华网:剔除红包再来讨论医生报酬 2009-04-27 |
丛 莲:名师“暴利秘诀”调侃了谁 2014-12-05 |
中国网:医生收入 伪事实背后的真问题 2009-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