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童话是属于孩子的,在这里他革新世界,他的感官会跟着日月星辰、鸟兽虫鱼、花草石木一起震动。“黑暗童话”是属于成人的,看似相似的想象游戏,内含的价值观、目标追求却迥然不同。
还记得我们童年时读过的《丑小鸭》《睡美人》《灰姑娘》吗?这些经典童话如今却被改编得面目全非:丑小鸭并没有变成美丽的天鹅,而是在离家出走后被宰杀,最终成了烤鸭;睡美人并不是被王子叫醒的,而是变成了邪恶的复仇女巫;灰姑娘则遭遇火刑成了王子的陪葬者……这些被称为“黑暗童话”的改编作品,不再只是一部分人的网上恶搞,而是已经做成正式的注音版儿童出版物,被我们的孩子捧在手上阅读。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一些人以为在故事中加入几只会说话的动物、一群精灵、一根有魔法的仙女棒就成了“童话”,他们只看到了童话的表达形式。事实上,除了天马行空的想象、曲折离奇的情节,童话故事里往往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丑小鸭的执著、灰姑娘的善良最终让他们梦想成真,找到幸福。童话揭示的道理最接近生活的本质、快乐的真谛,所以能代代相传,启蒙孩子的心灵,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提供一种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童话故事的结局,通常是快乐的结局。一些人担心孩子因此盲目乐观,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吃亏、摔跟斗,所以要在童话里加入现实元素,给孩子的童年“增添各种色彩”,提前敲敲警钟。事实上,经典童话故事中也有悲剧,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王尔德的《快乐王子》:“小人鱼”为了成全爱人的幸福甘愿使自己化为泡沫;“快乐王子”由于同情曾帮助过他的小燕子,悲痛得铅心爆裂而毁。生活中总是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的方面,悲剧是难免的,即使是孩子的生活也不例外。但是,真正的童话不是采取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将丑小鸭变成烤鸭。真正的童话是通过悲剧来展示一种崇高悲壮之美,体现一种精神的力量。当孩子们读着童话掉下眼泪时,“小人鱼”为爱献身的纯洁和“快乐王子”高尚善良的情操,永远地镌刻在了他们幼小的心灵里。
鲁迅先生说:“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是好像鱼之在水,游泳自如,忘其所以的,成人却有如人的凫水一样,虽然也觉到水的柔滑和清凉,不过总不免吃力,为难,非上陆不可了。”童话是属于孩子的,在这里他参与人间伟大的活动,在这里他革新世界,他的感官会跟着日月星辰、鸟兽虫鱼、花草石木一起震动,觉得那么自由、那么轻松。他们无所有,无所惧,所以能接受一切,能施舍一切。“黑暗童话”是属于成人的,看似相似的想象游戏,内含的价值观、目标追求却迥然不同。我们的家长、教育者甚至全社会需要将它们严格区分,而不是牵强附会,混为一谈。
被“污染”的童话 2013-07-17 |
微评论 2013-07-17 |
篡改善良,花朵遭殃 2013-07-17 |
王 攀:“黑暗童话”没你想的那么“黑” 2013-07-17 |
黑暗童话少儿不宜? 2013-07-18 |
“黑暗童话” 2013-07-18 |
任何“黑暗”都是我们对孩子的愧疚 2013-07-19 |
王 烽:为儿童树三观靠的不是童话 2013-07-19 |
文化点击 2013-07-22 |
彭 薇:黑暗童话不可取 2013-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