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陈 凌:踩准“互联网+”的鼓点
//www.workercn.cn2015-07-10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时代的敲门声,在21年前响起。古老的东方民族,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触网”至今,互联网越来越嵌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开启了“互联网+”的新浪潮。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字里行间,推动“互联网+”的决心,铿锵有力;而具体举措方面,明确11项重点行动和7个方面的保障支撑措施,也是有条不紊。

  “互联网+”的魅力究竟在哪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它让生活更加方便了。无论是动动手指就能实现在线购票、转账缴费,省去排队之苦;还是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追溯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抑或是根据采集的数据自动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云空调”,让家居更加智能,“互联网+”正在加速改变我们的生活。

  更加重要的,是“互联网+”对生产形态的重塑。一方面,传统产业在拥抱互联网之时,进行自我变革,释放生产力动能。正如一部纪录片所言,“人类社会一经诞生,就有金字塔一般由层级堆累起来的醒目中心。在互联网时代,金字塔塔顶上的那块石头,已经可以轻松地触摸它基座最深处的那一粒岩石,不论哪一个位置上的石头,都拥有了新时代的上帝之手。”互联网去中心化、扁平化、自组织的特性,让其犹如一根细线,穿起散落各地的生产要素“珍珠”。在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同时,降低不必要的交易费用,让生产更加高效。

  另一方面,不同的产品和产业,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跨界融合,催生出新产品、新业态。以网络购物为例,它不仅具备传统集市的功能,还往往集合了移动支付、物流等产品形态。再比如,一些“超级电视”,将家庭影院、社交、游戏等融合在一起,迅速赢得用户的青睐,占据了客厅的重要位置。

  地质史上,寒武纪一直为人津津乐道。因为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生命的大爆发,生命形式从简单“猛然”进化到复杂,新物种也纷纷诞生。诚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各种新产品、新业态竞相出现、迸发活力下,“互联网+”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无异于一个寒武纪。

  不妨把眼光放宽。假如说,16世纪的英国,是靠“航海+”,确立了全球霸主地位;19世纪的美国,是靠“铁路+”,完成了国内市场的联通,铸就了经济的腾飞,那么,“互联网+”正在为中国经济焕发新活力,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当然,前进之路从来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盲目跟风,扎堆相同产业;打着“互联网+”的旗号,生产却依旧停留在传统时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两头耽搁……类似的教训,已有不少。“千万不要忽略今天在空中飞的那些猪,他们都不止练了一万个小时,可能练了十万个小时以上”。这样的调侃,道出了问题的关键:内功修炼,是否到家?观念和行为的进化,能否跟上“互联网+”的步伐?说到底,“互联网+”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文化基因。只有将“互联网+”的文化因子融入血脉,才能真正踩准时代的鼓点。在这个意义上,《意见》不断强调“融合”的重要性,正是对“互联网+”最好的阐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